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真人秀電影化成內地影市一大現象

內地兩大人氣真人秀節目接連在內地影市露面,十二月尾有《中國好聲音之為你轉身》,而一月尾的大年初一則有最近的熱話《爸爸去那兒》真人秀電影版的上映。電視與電影的分別固然是大,內地的影評人稱由於電視是免費的,觀眾似乎無意要付費進影院內看同質化的內容,在消費學上這種心理的落差就增大了。把真人秀拍成電影也不是什麼新鮮事,香港就有一部標榜為靈異的紀錄片《怪談》就是從電視節目演化,基本上就是電視版的延伸,話題大同小異。

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The Voice)是一檔盲眼的選秀節目,在內地大紅大熱,其中捧出了好幾位藝人,目前已經選了兩季。而其電影版在十二月尾開畫後很快就從內地的排影中消失了,估計電影是需要賠本。整部電影投資三千萬,而估計也難超過五百萬票房。電視有口碑也不難保電影會有,早在上映之前就有觀眾表示這種電影是為拍而拍的,是無意義的。只是看準了當前的話題,實際是騙錢的。而電影從十月籌備,短短兩個月完成拍攝兼上映,實在令人質疑投資方的用心所在。有些看過電影的影迷則稱,電影就如一個長版的MV。對於好聲音的隊員來說,也許支持他們就要買他們的唱碟與去聽他們現場的演出,而不是看這種粗製濫造,虛名的電影。



至於湖南衛視購至韓國MCB版權的節目《爸爸去那兒》正在籌備添食,主辦單位早前曾以三千多萬與二千多萬的報酬聯繫娛樂圈中的兩位好爸爸,分別是謝霆鋒與張智霖與兒子們參演,但都被拒絕了。而單是新一輯的節目冠名費就高達3.6億。而《爸爸去那兒》的電影版則是由第一季裡的爸爸們與寶貝們主演,影片的模式與電視節目的差異不大,同樣都是以完成任務為主。電影早前在廣州完成了約一週的拍攝,其中取景的地方則有長隆動物園。電視與電影一樣都是賣弄父子/父女之間的感情,父親賣的是責任,子女賣的是萌。這個節目的優勢在於觀眾沒有太多的前設去看,可以輕鬆地感受親情。俘虜各個年齡層。

                                          

經過了《中國好聲音》電影版在票房上的失敗,《爸爸去那兒》也應該很急進行宣傳了。至於會否有望突圍,就看春節檔期的觀眾願不願意付出。真人秀電影化是一個實驗性的嘗試,香港也有一部《怪談》,但口碑不好,被質疑是電視版的加長版,主創為編而編,有作假之嫌。《中國好聲音》電影的失敗是在於未摸清觀眾需要什麼,就以單一話題為叙事的主線。對於好聲音的選手,他們自身在音樂上的奮鬥故事一定比重新創作的青春勵志故事更多吸引。比如說第一季的選手金池曾經遇過一些人生的意外,第二季的港人搖滾樂手鍾偉強,他的故事也充滿著滄桑與時代的年華,根本就不需要一個全新的故事包裝。在形式上,《中國好聲音》的電影版是略為多餘與捉錯用錯的。高收視不等於是高票房,這是不二法門。

至於《爸爸去那兒》目前在創作方面依然是以一個真人秀、紀實的方式拍攝,相對會比較受落。但實際上也要看觀眾對話題的消化程度,對小童星的厚愛,據說林志穎兒子KIMI的出鏡費在電視版就高達十五萬一集。相當的吸金。而有傳片中王岳倫的寶貝女兒也得到重用,年紀輕輕充滿錢途。

一切都是錢錢錢錢,2014的中國影市,就靠真人秀電影化打開了今年的影市話題。是蝕錢還是賺錢,有待關注。至於真人秀電影化,也得要看《爸爸去那兒》的成績才有定論,為其他有意電影化的節目作出借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