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不要把它當成是青春片中的公路電影看,把它當作是兩個女生各自選擇不同的路一看會比較合理。無可否認的是命題很大,未能把世界觀與愛情觀兩者緊扣在起,只是很表面、皮毛的交待就算。電影的前半段是輕快的,女生的爽朗與友誼交代了她們之間的愛,是友情又好、是初萌芽的愛情也好,不用計較。甚至也不用把這部片定義為什麼女同志電影,其實又未到是女同片,只是對朋友、對摯友的關心與感情。
Ginger與Rosa,本是情如手足的兩姐妹,當時正是冷戰時候,正值古巴導彈危機,當時世界各地牽起反戰運動,主人公身在的英國也不能獨善其身。核子災難至今仍然是世界各國要解決的問題,起初她們一同參與抗爭,有意去理解更多核彈的信息,但在過程中道不同,就不相為謀了。有人的重心放在對世界的,有人則放在愛情,大家都以為眼前的一切就是全世界。意想不到的是人的自私,對愛情的追求傷害了一個家庭的成員,而此刻,世界沒有毀滅,反而一個家庭卻由此崩潰。
對比,是這部電影一個很重要的元素。世界VS個人,中年VS年輕,過去VS現在。在毀滅與存在之間,一步一步看到兩位主人公的變化,曾經的一起追求,然後分道揚鑣,是大家的價值觀不同了嗎?在成長之中,進進出出的人太多,想當年與你一起追求的人,至今餘下多少?Roland雖是Ginger的父親,但Roland對Rosa的忘年戀感情卻是真實的,然而這段感情不但沒有得到Ginger的喜愛,反而成為了她與Rosa之間的隔膜。Ginger是個知性、有擔當的少女,然而她是傷得最深的人,她的世界觀得到鮮有人的認可,很多人都覺得她做的事很無聊,與其關心世界是否毀滅,何不關心個人?社會上總有些人帶有這種想法,當看到別人受到壓迫時,永遠躲進暗角。
電影不談政治,只談傷害,理想破滅、家庭制度崩潰、朋友的離棄、再加上友人與父親的新關係,該如何面對兩人?相當的錯綜複雜。所謂愛,不是建基於自由主義,而是有所約束與考量別人的感受。Rosa的無知、她的早熟與放任成為Roland愛上她的原因。
對這部電影又愛又恨,很大程度上是導演Sally Porter拍對了風格,至少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在技法上是可以的,而且運用了35MM的菲林拍攝,使電影更上一層樓。青春片的特質除了是拍出孩子的心理變化外,質感也是很重要的,特別是那個時候的東西,都要塑造得有感覺的。恨,主要是來至對兩個女孩描寫「改變」的部份不夠細膩,情深說話都留在心裡,都很保守、含蓄的。而最大的問題則是在於故事裡的元素比較分散,不夠集中。整體來說,要理解也不會太難,拍攝方面尚可接受。
這部片也可歸類為「殘酷青春」電影,每個人都帶著傷痛,上一代人面對戰爭,Roland曾經坐牢,而像Ginger與Rosa的一代接受著社會洪流的轉變,反戰運動、性解放運動,後來有嬉皮士和搖滾樂的出現。她們是時代的見證人。兩個少女的兩種命運,是一個面向。每個人的青春都有它的特別之處,有人懵懵、有人內向、有人喜歡挑戰、有人總在觀察,或者借用《六樓後座》的一句,青春就好比方糖一樣。Ginger與Rosa 的友情或者由此而走向衰敗,或者彼此諒解,這就交由觀眾自行判斷。
文/Doroth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