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6日 星期二

讀一本電影原著:《汪洋中的一條船》一踏浪者鄭豐喜短暫而艱苦的一生

 


去年香港導演會在高先辦了李行導演的回顧展,筆者選了《汪洋中的一條船》,同場的觀眾有黃修平導演、張同祖導演、身旁坐的有章國明導演與他的太太,順帶一提是在戲院遇見了胡楓先生(今年老先生90大壽,成為全港最老開紅館個唱的藝人,恭喜修哥)、姜大衛伉儷星光熠熠。這些電影歷久不衰,有借鏡的地方,以《汪洋中的一條船》為例,電影語言的運用,作品對社會的影響力。看這部電影感覺是沉悶老土,我們現代人看電影慣了要官能刺激與娛樂性,所以對平淡如水的東西產生抗拒的主觀反應。事後沉澱下來思考,很肯定講這是一部好電影,令我改觀的是電影不煽情、樂觀、自助又助人的精神,帶有台灣的鄉土氣息與人文關懷,帶出鄭豐喜苦難而自救滿足的一生,亦有部份文學與宗教元素。





看罷原著的自傳知道電影的改編與主人翁生命的高低起跌,電影改編了一些元素,盡量隱惡揚善。例如沒有提到兄弟姊妹對鄭豐喜的歧視與呼喝、他在學校面對的欺凌與同學打架、電影加強了他與夫人吳繼釗的愛情故事,加插了一段颱風中下繼釗(林鳳嬌飾)到鄭豐喜(秦漢飾)的宿舍關心他的情況,二人排除萬難堅定要在一起。還有的是後來鄭豐喜患癌與死亡的戲份都是電影才有的,電影在1978年拍攝上畫,當時是鄭豐喜去世後三年,中影與吳繼釗簽下版權得以成事。在書中吳繼釗寫到只要能助丈夫成功,她願意犧牲的高尚情操。健全人嫁給殘疾人受了家人的壓力,繼釗對丈夫的愛是真愛。鄭豐喜因肝癌逝世,終年31歲,留下一對女兒,在他死後電影與書籍的出版交涉都由繼釗負責,他生前成立了基金、鄭豐喜圖書館,直到現在仍然是有影響力,書籍是一本家喻户曉的作品。雖然鄭豐喜去世四十多年,他的遺孀仍參與行善與幫助殘疾人的運動,身體力行。

吳繼釗

鄭豐喜





坦白講對台灣片認識不多,特別是久遠年代的,翻查資料才知道他被譽為是台灣電影教父,擁三個金馬獎最佳導演,七部最佳劇情片的殊榮,拍這瓊瑤小說改編的作品、亦拍過香港馬氏影業的電影(東方日報家族)。作品以健康寫實為主,大致了解一下李行的生平,要完成全展就要看日後的機會了。2021年,李行導演與他常合作的編劇張永祥分別以91歲與92歲高齡仙遊。二人分別獲得金馬獎的終身成就獎,地位超然。


影評人登徒在分享上提到《汪洋中的一條船》在七十年代的台灣的影響力,當時台灣被踢出聯合國,政治形勢不明朗。台灣的總統真愛看書,無論是蔡英文在網絡上亮書單,昔日蔣經國也注意到這本書與鄭豐喜的故事,本書的原作為《汪洋中的破船》,是鄭豐喜投稿到報社的散文,及後在各路人士的鼓勵下成為了這十二萬字的自傳。而蔣經國特意致涵為這本書賜下新的名字,以尊重鄭豐喜殘而不廢,力爭上遊的精神。一個小小的國民能獲得如此厚待,書籍多次再版,更成為台灣小學生的讀物。談到這部電影,有幾幕值得一談的,在戲中以風暴交待了劇情,五哥對豐喜的救命之恩、繼釗對豐喜堅定的愛,意味豐喜經歷過一場又一場的風雨,這些戲份都拍得很紮實,以風雨作時間線與分水嶺。





在電影裡同學都知豐喜的單車被偷而送他一輛,這段戲是感動的,在小說裡他經歷一次又一次的障礙都是有人幫助度過難關,既是出於同情,也是出於他的經歷與上進心。十歲才讀小學,成績名列前茅,家境環境差,他不能走路就爬去上學,終於到二十歲才有義肢。在學期間苦學成才,貢獻社會。在這段戲看到鄭豐喜的人格魅力,深受同學愛戴。另外是電影裡的臨終的一段,穿插著鄭豐喜在彌留與村民祭天廟會祈福,整個過程就好像是循環,生與死、希望與終結交替,描寫生命的唏噓與無奈。


鄭豐喜死時31歲正值青壯年,大好青年,在當地社會具影響力,以至本書得以繼續出版,而在書中有不少提到他接受訪問與捐助的事跡,在書籍出版後成為了當地的傑出青年,社會的模範。鄭豐喜由一個鄉下人成為國民皆知的勵志人物,其後亦改篇過電視劇,不過看似是哭哭啼啼的改編,不值一提。而我們需要正念的時候可以旁觀他人的事跡,得到啟發。在書中鄭豐喜是個有才華的人,雖然他比一般人遲上學,在演講中甚為出色,但因為殘疾而被校方打壓而不獲參賽資格,但後來他成為演講家振奮人心。又例如在他多次的失學危機都遇上貴人籌錢,家人籌錢完成學業,某程度上也有幸運之神的庇佑。本來他討厭家鄉帶給他的譏笑與苦楚,但最終他選擇回家鄉教書,身教回饋鄉民與下一代。他的成功勵志背後是經歷很多磨練、不公,同時因著他的際遇而苦盡甘來。


鄭豐喜的童年生活過得悲慘,一出生媽媽就想弄死他,深怕孩子以後的日子不好過,家裡兄弟姊妹眾多,但媽媽日後還是花金錢不斷帶他求醫,也是有愛的一面的。六歲那年,媽媽將他賣給了流浪藝人,在路上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流浪藝人死後他曾遇上婦人的照顧,但被視為災星而被拋棄,年幼的豐喜早就飽嘗人間的風霜。繞了一個圈才回到家裡,與五哥養養鴨子、在田裡挖蕃薯、烤田螺、捉蝗蟲,過著貧苦的生活。在書中大部份描寫他童年的日子與回憶,童年的自卑、孤獨、家人與周遭的人的冷言冷語,去到學校受到欺凌,意想不到的是他有能力反抗還擊,而且痛擊傷害他的人,所以要記住人不可貌相。





在這本書裡面看到他是一個很靜的人,他的世界很寂寞,家庭八兄弟姊妹關係有點疏離,在家裡又有點吵鬧。他的成長環境已經不好,得不到理解,有種天生天養、自生自滅的感覺。令人欣賞的是他並無流露出怨恨的想法,相反他很努力生活,與自然環境、與不可抗力共生,所以這本書與電影有成就是代表了五、六十年代的台灣社會的貧脊,眷村的生活、底層默默向上遊發奮的故事,是台灣社會具有時代與代表性的小人物。在書本裡的文字與經歷都是出至他個人的第一身想法與心態,以二百多頁牢牢說出他前半生的經歷,當成是生命歷程閱讀。個人認為這本書最大的意義是助人助己,鄭豐喜比喻自己為破船,在他身邊幫助他的人是他的燈塔,扶助他在汪洋中航行。電影版更強調風雨與他的漂流,更切題。而看小說只是深化對鄭豐喜的了解與電影的改編,人物更加立體。


在看完電影與原著後,有幾點要思考,首先是當時的媒體的報導使到鄭豐喜的故事受到關注,得到了不少市民的捐助,其次是我們對殘疾人的態度往往擺錯了心態要同情他們、要比較殘疾人與健全人之分。當然鄭豐喜的故事是勵志感人,但是很容易就墮入賣慘的想法。李行導演與編劇的強處是將一個主旋律的故事,寫成生命的消逝與無奈,在電影最後嬌妻繼釗對女兒的痛罵,一個本來理性的人也變得不理性了,畢竟我們是人。在書裡對繼釗與娘家的描寫不太多,有不少評論都認為繼釗嫁給殘疾人是偉大的,畢竟我們看人都會有標籤。其實拋開殘疾人方面,鄭豐喜也只不過是個普通人,只是有一點不良於行,他的智力是正常的。當他裝上義肢與成長故事得到媒體的廣傳,成為了當地的勵志助學的故事,在當時社會成為佳話,媒體功勞居功至偉,而他選擇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由爬行的故事到直立人,就好像一個奇蹟,不可能的誕生。





今時今日看這部電影與小說,別具意義,特別是電影的文學元素與改編都是健康正直,每個人物、包括鄭豐喜的人物性格都是正面的,值得一提的是片裡加插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戲裡以這篇文預示了鄭豐喜的死亡,將林覺民寫給陳意映的信作楔子引伸到主人翁的夫妻的一往情深,亦代表了當時的家國情,林覺民的愛國情操借代台灣當時的國際地位,《汪洋中的一條船》成為他們當下的文化標竿與精神的寄託。如今經過八十年代,台灣的政治、民主、經濟發展,不再是汪洋中的破船。反之,香港的電影欠缺文學的深度與視野,要拍一套勵志而不煽情的電影,如何鼓勵香港人振作而砥勵前行,不去消費個人的不幸遭遇,個人認為這部電影與小說對華文社會皆有借鏡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