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8日 星期一

過度防疫: 運動員成績受拖累 蘊釀離隊潮

 九月杭州亞運在即,香港的運動員自一月起面對政府場館封閉、柔道隊的主場征作疫苗接種中心一年多,第五波疫情連帶私人道場也要封鎖。運動員除了要面對場地的問題外,還要爭取成績保住精英項目的資助,爭取亞運獎牌是一牌救全家的途徑。最近籃總單方面退出亞洲盃的比賽被指沒諮詢球員就以疫情為由,引起球員的不滿與外界的連珠炮發,終重新申請參賽。在疫情與防疫政策下,考慮到運動員的個人承受能力,男子手球隊放棄參加全運會,欖球總會退出亞錦賽,而香港隊是亞錦賽冠軍隊伍,放棄意味無法爭取世界杯的資格,影響甚大。

另一邊廂四月初桌球代表吳安儀與傅家俊參與世錦賽外圍賽,Marco自患上眼疾與困港兩年無法參加國際賽後,以外卡身份參加外圍賽,既是本賽季第一場比賽亦是最後一個比賽,由落後到追平第十一局,最後決勝局開局不順,對手把握大好機會晉級。不幸的是桌球被剔出亞運項目,自然無法達到政府對精英項目的標準。即使吳安儀曾經是世界一姐、傅家俊的成績有多超卓也好,都難逃桌球項目降為B級精英項目的事實。

Source:SCMP April 2022


在這段時間香港隊在國際賽也有捷報,鄭鐵男在劍擊世青賽u17組別封王。相對來說劍擊需要的空間適合本地發展;體操的黃曉盈在世界盃分站取得平衡木獎牌。隊制運動與冷門的項目在疫情下影響最大。據籃球界的分享,在疫情下場地封閉,學界比賽難以進行,青年組難以銜接上甲組。有部份隊伍有資源出國訓練以提升狀態,如棍網球隊會出國一段日子,但不是每隊也有人力物力。在Viutv節目《一Take過》本地的啦啦隊在欠缺保護墊的公園摸黑練習,欠缺場地、過度防疫將會影響本地體壇的交接,亞運成績不好更會影響運動員生計與後續的青訓計劃。培養運動員需要時間、技術、人才,不是一時三刻能催谷出來。疫下人才培養計劃真空,亞運會成績不好又會有後果,香港體育界雖在東京奧運有成績,但收成期過後面對的是斷層,包括老將退役、傷患、再加上前途的問題。預料會有一波離隊潮,為爭取兩年半後的巴黎奧運門票響起警號。



世界各地同樣面對疫情,但外面的運動員比賽後歸國不需要接受14天的隔離,例如在冬奧後外面一直有各種分站賽、世錦賽緊接舉行,檢測一直也有做,但外國的隔離安排早就放寬。香港運動員寧願在外國逗留也不太願意回港隔離再出發,太影響他們的備戰狀態與情緒。今年是香港回歸25週年,引述《南華早報》的消息,政府打算在桌球賽季完結後繼2017年的回歸20週年活動後再辦一次香港大師賽。2017年奧蘇利雲曾經打出一桿147,最後奪冠。要請各路大師來港首要條件是開放入境,不然多多獎金也無法請人來香港。現在世界各地的比賽大致恢復,新加坡的疫情與香港相差無幾也舉辦了七人欖球賽系列。據說第三季,香港會有欖球盛事,姑且聽住先。隨著4月21日政策的放寬,對運動員要調整狀態、默契度也是不容易的事情,這段時間肌肉流失再加上心理的因素。


冰雪運動賽季已完 來季仍需努力

在封館期間,冷門項目的運動員是大眾視野下被邊緣化的,各項運動在封館後開始找業界的立法會議員商討,最終換來有條件的開放。正值冰雪賽季,開始有人關心香港的冰雪運動員,短道速滑的朱定文與隋鑫,他們回到國內訓練。但有些項目未必有國內的資源,例如花樣滑冰與冰壺的項目要上冰,要依賴本地的冰場。單靠陸地的體能訓練根本不可行。


剛剛完成花滑世青賽現年18歲的Kahlen Cheung(張綽珈)是在又一城冰場本土訓練出來的選手,她分別代表香港參加過2019年的四大洲錦標賽與三屆世青賽。在本屆賽事以第三十二名完結,在比賽中選取的曲目為《Sweet Dreams》,這首歌是花滑界熱門的選曲之一,Kahlen在三周的菲利普跳失誤,最終以五分之差晉身不到自由滑。自一月封館後Kahlen在公園練習,直到出發愛沙尼亞才有機會上冰。幾年前香港的花滑曾經憑梁懿在世錦賽獲得第十四名,膺香港的最佳成績。花滑選手要晉身世界級別賽事並不容易,目前港隊有二三十位花滑選手,相對比較出名的有男子的黃軍駱(曾參與四大洲的錦標賽)。18歲的Kahlen就讀沙田的英基學校,將會考IB課程投考大學。香港花滑隊教練Craig Heath曾經是全美錦標賽的冠軍,他受聘於太古集團,大部份時間定居香港,亦會出國作溜冰教學,故港隊成員有機會到美國訓練。香港選手能夠完成到整個項目已經達成目標。

 

source:SCMP April 2022

 


在她出發前為《南早》做了一篇訪問講到她如何在心境上調節疫情帶來的衝擊。而她自己也明白18歲未必有太多機會參賽,所以很珍惜比賽與上冰的機會。過去她是香港本地錦標賽的亞軍,這次在愛沙尼亞無緣參與自由滑,她準備的自由滑選曲為《卡門》,或者有一日為香港觀眾而舞吧。而下面的片是Kahlen在世青賽的短曲片段,大家可以欣賞一下。



轉眼間冰雪賽季進入尾聲,從初代的短道速滑選手的家長要問溜冰場借場地,到現在建立起會所制度,又一城冰場有冰壺、花滑,有主場的選手,冰壺選手更成為駐場的教練,事實上在冰雪運動的培訓香港不算很差,短道隊有內地的前國手執教、花滑隊有美國籍教練、冰壺有加籍教練。冰雪季雖然短暫休假,但對花滑選手要準備來季的新節目、新生活、香港的冰壺隊要建立一支全是本地人要依仗外人的隊伍都需要花心力投入。無論是什麼運動也好,香港人最想要的是自由,當外面的比賽如火如荼,穿梭各地,香港還在搞隔離,不管7日還是14日也是勞民傷財的政策。希望未來在國際性的花滑比賽再看到香港人的面孔吧。Best of Luc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