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5日 星期五

【廣告專題】疫苗猶豫成因:從政府疫苗廣告看端倪

 疫苗接種計劃開始一年多,看21年2月中開始接種,首三個月有六十多人死亡、十九名孕婦流產、二百多人中風。然後一年後的今日,有政府專家忽然說起疫苗猶豫的問題是市民咎由自取,要市民反思過去一年的言行。那政府又有反省嗎?當在討論區、群組看到有人聊起身邊的人、認識的人打了疫苗後有副作用、甚至要入院,打疫苗不是盲從,羊群心理的事情,而是每個人深思熟慮而做的決定,更多的來至身邊人的壓逼與耳濡目染,電視台洗腦式節目、新聞每日也有疫苗的話題,既是訴諸理性、訴諸情感、係愛亦係責任。





在《明報》觀點版港大經管學院講師阮穎嫻提到衛生專家、政府與政黨也要為疫苗猶豫負責任。在當今的香港我們需要談事實的文章,奈何香港一談到不打疫苗的意向、談談疫苗的可信度,就會變成煽動罪,被視為影響他人。在疫苗開打不久就有醫生在診所貼自己不會打科興疫苗,立即得到署方的介入。在疫苗通行證實施後有需要的病人難覓免針紙,只因醫生怕惹麻煩,結果有些人要冒險打針,每個月也有病人打針後死亡,包括101歲的老人。自2月份3-11歲的接種群組開打,就有超過五成的家長帶仔女打針。只要有無辜的孩童因病逝世,政府就會調低接種年齡,而家長的反應一呼百應。何來疫苗猶豫?而尊敬的特首放話復活節後不一定要學生打針才上學,單是疫苗開打不久就有教師向家長查詢意向,即使不是強制打也會給小朋友與家長造成壓力。根據特首的反面功能,隨時要學生打針才能上學,過去幾個月太多彈弓手的事情,令人難以相信政府的政策。


最初專家定出要七成接種率才達至群體免疫,到七成時就欲求更多,到九成時還要找各種借口。群體免疫的確有其用處,在日本東京奧運期間實施封鎖,與那時全民的接種率上升,染疫個案有所下跌。證明疫症的爆發是推高接種率的手段,但自從omicorn爆及後,群體免疫一說已無效。各國傾向與疫症共存,而香港逼不得已也要走這條路。中大估算香港會有358萬人染疫,港大則算出有500萬,香港有望成為最高染疫率的城市。反觀新加坡的死亡人數每日只有幾十,與香港每人差不多二百人相比,香港只要一入院就是Die with covid(連跳樓的死者也當成染疫的死者),大量的醫護感染,復陽又上班,傳給病人,有不少病人在病房內感染,長期病患者一命嗚乎。


本身香港的醫療不勝負荷,老人院爆疫後,院友無處容身,而死亡率玩弄數字遊戲致5000人命喪。有賴港府在過去兩年的短視弄至今日興建隔離設施要捉人入去住,大量屍體無棺材不得善終,對生者也是一種傷害。而醫生還將責任推給市民?可怒也。而在殮房領屍的手續與屍體去向未明,更叫生者難過與徬徨。5000條人命不是數字,僅在這片空間放一朵花默念死者


對政府的信心崩潰

疫苗猶豫的責任不應指向市民,當權者與政府所做的公關亦有責任,同時社會失去對政府的信心,在推廣疫苗的時候坊間出現接種與否的對立,就科興疫苗與復必泰之間出現接種取向的分化。一開始以打針就能去旅行作招徠,最初以留港回內地打科興、出國打復必泰為宣傳。局方以科興少副作用,以吸引老人與免疫力低的人打針,可是科興無法產生對變種病毒的抗體。而部份市民為滿足疫苗通行證而打科興。儘管市民知道科興是無效,但為了生計與生活,科學數據與醫學效能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特別是omicorn爆發後,那一種疫苗,打多少針也一樣會染疫。打任何疫苗也有人失救致死,大國疫苗的博奕已無關係。兩種疫苗的抗體數都會隨時日而跌,在第五波疫情下打多少,打與不打根本不重要,當初設定疫苗通行證的計劃又剛巧與第五波幾萬宗的時間不謀而合,疫苗護照有等於無,當疫情緩和政府一定嚴格執行。



當初吸引到有需要的人去打,後來強制機組人員、來港外傭、醫護、安老院員工打針,再到餐飲業、服務業、公務員、教師,繼而各行各業全方位逼針,以推高接種率。期間學校復課,有七成接種率的班級能夠全日面授,大學也加入逼針行列,要求宿生與學生出示疫苗通行證。大部份人對疫苗持觀望態度,不一定是反疫苗。事實上,過去研發一支疫苗需時,現在要施打太武斷。奈何為了生計,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放下自己的事情。所以有多猶豫也好也要妥協,更敵不過政府制定的一萬大元罰款。


所謂疫苗猶豫由很多因素組成,21年的疫情除了個別的群組以外,大致都是從外來輸入且能夠追踪到的,所以21年不存在打疫苗的誘因,老人院與醫院探病仍有一定的限度,已經兩年多了老人家與病人還未能看家人一面。現在各路專家出口術將責任推給長者,又想出毒招要逆向隔離他們,老人院逼針,有議員與何柏良醫生要求長者強制打復必泰。打疫苗的意向不再是個人層面與選擇打那一種,逼針只得一種選擇。單是逼針就製造了不少壓力,而政府不會說市民打到九成有成效有獎勵的好說話,繼續逼第二、三針,無視海外第四針引起死亡率高的問題,對長期病患者豁免針紙難尋,置他們在孤島之中,而不是伸出援手照顧他們的需要與體諒。


對於疫苗猶豫政府有很多責任,遊說市民的功夫做得不好,自19年後與民眾的信任決裂,特首面對疫苗的問題具體內容大部份也記不得,只記得她講過抗體不是愈高愈巴閉、疫苗不是我們製造之類的話。永續的限聚令,安心出行的加辣指數升級,所有的規條也沒有一個限期,看到海外逐漸解封口罩令、限聚令、疫苗護照,而香港有不少人選擇順從,Endorse政權所做不合理的事,成為特權階級,而有些人則在生活中堅持自己,放棄社交與娛樂。


疫苗廣告:睇得多就煩

講到疫苗猶豫,廣告與信息傳播息息相關,關係到政府與人民之間的信任。在這幾年不少人迴避新聞,在新聞每日也是疫症的信息、也是各種壓逼、連帶谷針的廣告、各種的公關處理都相對差,猶記得政府的谷針廣告最初是講要打針去旅行等待放寬,然後有一家人要保護小孩子的、再有是邀請香港運動員拍攝的、前前後後大約有八至十個廣告。最近就不斷播要人打第三針,單向式接種疫苗護己護人的廣告。香港的疫苗廣告大都沒有深度所言,只是傳播打完疫苗後會得到什麼,大多數都是空頭支票,去旅行、見朋友、內容都是乏味的婦孺之見,只是需求供應鏈的最底層,口腔期的東西,而不是帶給人心理上與精神上的安慰與陪伴。當然要不打疫苗的人看多少也不會受影響,但廣告有軟性有硬性,可以有更好的包裝。





到中期老人接種率不達標就有四個與老人相關的廣告,一個是一位阿伯中了染疫,以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恐嚇人;在國外也有類似的手段,澳洲的公益廣告就有以插喉聞氧的廣告恫嚇,指向疫症會殺死任何人。在英國NHS的廣告找來Elton John作疫苗大使宣傳,香港就有Uncle Ray與羅蘭姐,Uncle Ray一句我96歲都打左疫苗,誰知不到幾個月他身體小中風,更加令人害怕疫苗的副作用。羅蘭姐的廣告也是苦口婆心要老友記打針,與另一個廣告一班老人講你又打我又打,大家打左都無事,有一位百歲人瑞講到打針就可以見到孫仔,兩個廣告也是人云亦云,你無事唔代表其它人無事。在坊間總會有人叫你打針,打那種針,但沒有人能夠為任何人下決定。




事實上有人真的受到影響、折磨甚至送命。過去曾有些報章報導懷疑針後死亡的個案,現在每個月量化為死亡數字,玩弄數字遊戲。講到底市民最想要的是公義、保障與信心,是最基本的。最近幾位專家又說要打針率打到九成半才局部放寬,指要趕及接種率的最後一哩路,從七成到八成到九成,聽過不少騙人的話。打多少根本無用,而令人心寒與擔心的是大眾的精神健康。從2019年發生的事一直沒有疏理民間的情緒,社會愁雲慘霧。


政府的疫苗賠償基金也未付過一分一亳,亦無承認疫苗對人體的影響,均指市民接種的後遺症與副作用與疫苗無關。市民有疫苗猶豫也要怪政府與醫學專家不負責任,他們將媒體的報導妖魔化,嘗試掩蓋一切可能性與知情權,僭越第四權的領域。香港的疫苗廣告也有一種情緒勒索、甚至有種不負責任、人云亦云的感覺,而且製作的誠意與成本根本沒放心機。在驟眼看了一下別國家疫苗廣告,當中有以人文、下一代為出發點、亦有創意與洗腦歌,例如加拿大的主題由個人出發組成浪潮,一把VO的聲音不煽情,英國NHS的廣告關於接種能夠保護醫護,柔和的音樂與聲線,看起來打針也不算可怕。美國密切根州的廣告打下一代的牌章,由下一代提醒大人要保護他們。


新加坡的疫苗廣告倒是新潮,其中兩個廣告以迪士高說唱叫人趕快打針,有問題問醫生、以Singapore be steady為主題。同樣是以老人為受眾的廣告,一個以方言說唱呼籲老人預約、去醫務所打針。新加坡的廣告相對港府的心思花多一點,而不是苦口婆心,而輕鬆唱歌看起來不算累贅。有一個廣告也是以老人為主題,設計了一個三位老朋友的故事,從小他們就要爭第一,後來傳承到他們的下一代,再回到暮年的storyline,既有交棒的意思,亦是鼓勵老人打針。香港除了衛生署的疫苗廣告外,機場與建制派組織也曾經有疫苗廣告,前者甚有山寨味道,一班人柴娃娃跳舞叫人打針就可通關,結果兩年成為幻影。後者有容祖兒唱:跟我一起DADADADA,洗腦歌。又是一味叫人打針就能回到日常的廣告,剪輯一樣幼稚單純。






有些人視打疫苗為勛章,在社交網絡貼自己打針的頭像,而政府無利用到虛榮心一點,當然打不打針是自己的事,但現在的人又很喜歡被凝視與關注,以獲取點讚。同一時間政府又宣傳流感針,一針未平另一針又起,打完兩針又三針。在疫情肆虐之時,不是應該教人居家防疫與求助與作出一些呼籲嗎?現在政府的廣告大多數也很隨便,例如以偽紀錄片方式訪問家長、咖啡室店員、老人,手法陳舊兼不真實,美學崩壞、營銷失敗。要做成功的營銷要的是真實可信賴的人,例如找社會賢達,普遍人接受到的人谷針,示範,袁國勇在疫情初期深得民心,但後來常常打倒昨天的我,特區官員與議員誠信破產更不是谷針的模範,而且一開始打針也變成政治事件,更加會令人討厭疫苗。


疫苗之戰.未完

在推動疫苗的事情上,香港是弄巧反拙的執行,愈多人打了無效的疫苗就愈多人染疫,愈要開放第四針。在谷針策略上除了抽樓與提供一些便宜、倒如演唱會飛、書展門票、將打針與未打針的人分化,行為卑劣與小人。企業能夠解僱不打針的員工,早就種下了疫苗歧視。打與不打乃個人自由,本文旨在以個人觀感談疫苗猶豫與本地的廣告如何影響受眾的選擇,不在於仇恨政府。僅此聲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