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1日 星期六

【體育系 #3】 中國女排電影四十年(上):《排球之花》一切從傷痕開始

因應奧運延期與疫情,原定在2020年國慶檔期上映的《中國女排》(後改名為《奪冠》)必須在今年趕及奧運檔期前上映,不然就會過時效性。2020年本是郎平與國家排協簽執教合約的最後一年,而原定有兩部以郎平為主題的電影延期,《奪冠》有國家的大力支持亦有新舊女排成員客串而成了話題之作,收獲八億票房。而另一部由陳沖執導的《The Iron Hammer》的紀錄片本預訂去年在一個網上影展作國際首映,誰知主辦方因Black Lives Matter事件而臨時抽起,大失預算。本文將打算分三部份去研習、介紹、閒談,更多是滿足自己對女排的私心,無論是那一國的女排只要是好球隊,有價值都值得支持。第一部份先從文革後的新中國電影談起,第二部份談《奪冠》與中國女排的關係,第三部份主要談八十年代《拼博》紀錄片與陳沖的紀錄片。方針大約如此,如有錯失,有請補漏拾遺與指正。由於電影未正式上映後面第三部份的文章將不日完成,盼望不會等到花兒也謝了。讓我們走進中國女排的世界,體驗她們的苦難與榮光。

  中國女排電影的由來

   據中國電影的資料顯示,最早的國產體育電影是1934年的《體育皇后》。較為出名的電影包括五十年代由謝晉執導的《女籃五號》(今年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公演修復版),其後在九十年代執導了《女足九號》以慶祝中國女足奪世界杯亞軍。近幾年以體育為電影的作品也不少,歐美很多以運動為主題的影視作品,小時候睇過一部《太空也入樽》(竟然有Michael Jordan與卡通人物主演)如今竟然有新一版,現在有小朋友還會認識翠兒、賓尼兔嗎?國外的體育電影出現變奏與跨界crossover,題材廣泛,有對抗種族主義的、有紀錄片、人物傳記、多不勝數。鄰近亞洲地區有馬拉的《李宗偉》自傳電影、日韓亦相當多以運動為主題的電影,而中國的運動員與運動電影卻少有觸及到體育方面。就連香港彈丸之地也有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流浪漢世界杯》、《獅子山上》、即將上映以殘奧運動員蘇樺椲為題的《媽媽的神奇小子》。香港與中國合拍的運動電影有《激戰》、《破風》都是林超賢執導。


  中國影市看見一套有關摔交的印度片大收旺場而決意投入運動片,過往中國大時大節而推出的《建X大業》,由黨、國、軍通通都差不多,今年建黨100週年亦有兩部大型的主旋律電影。而觀眾也未必想看史詩式與正派的大作,而需要用軟性的方式植根愛國思想與情懷。運動可以團結國民,主旋律電影亦走上感性與活力的路。《奪冠》有國家黨政、文體部的協作在短時間內完成拍攝,陳可辛成為食幾家茶禮的導演,前幾年他先打算拍《李娜》自傳但到現在據說已殺青,李娜在中國也算是個爭議性的人物,特別在愛國情操的討論上。《奪冠》可以理解為陳可辛與中國官方以一換一的交換過審的條件。在中國拍運動片必然強調黨性、愛國,不容許有貶損國家的,在外國的話可能會有人拍《孫楊》,但中國只會保護他,明知他錯仍力保,所以無法從官方角度去評價一個人的好壞。在中國有那些運動與運動員值得書寫?或許是個好問題,一方面要有知名度,有凝聚力與親和力,團體運動體現出團結就是力量。為何中國要力推體育電影,一來是為了商業利益、運動片比較純粹容易過審,二來21年與22年分別舉行夏季與冬季奧運會。中國要增強文化意識與身份認同。

(題外話,2018年平昌冬奧曾經舉辦過雪地排球之夜,未來會不會成為正式項目有待見證,中國要訓練沙灘、六人制、雪上排球,相當忙碌)


  中國女排的建成與中日建交,兩日友好協進有莫大關係。1964年東京奧運會第一次出現排球作為比賽項目,大松博文帶領東洋魔女奪金後應邀訪問中國進行交流,及後更應總理周恩來邀請訓練中國女排。本來中國女排有上升之勢,卻因文革浩劫而無功而還,直至文革後重建,而此時出現了郎平的一代老女排,八十年代成功拿了新中國建立後的第一個球類的世界冠軍,亦是唯一的球種完成大滿貫賽事,直到現在中國女排三度獲得奧運金牌,五次捧起世界杯與兩次世錦賽冠軍。中國女排的勝利在改革開放的初期起了鼓舞的作用,甚至是政治宣傳的作用,直到現在女排方陣有機會出現在國慶的遊行隊伍當中,而女排現役隊員亦有人大代表。報章是黨的喉舌,媒體姓黨,電影也姓黨,請你檢閱。女排是中國的政治宣傳之物,例如天安門升旗,黨的活動也參加了不少,所以真空已久的體育電影要做到民族自豪感,又要貼近觀眾層面,要選的一定是中國女排,而且郎平的人生正好比對了女排的崛起、低潮與復興,所以相隔四十年《奪冠》也回顧了八十年代直至現在的中國女排,將中國女排的歷史起跌紀錄在此。四十年的女排的精神面貌、如史詩重現眼前。再者今年是郎平光榮退休之年,別具紀念意義。


 文革後的女排電影

  描寫中國女排的電影不諱言是痛苦、悲痛,鄰近地區的排球電影有日本的《巨乳排球》、泰國的《人妖打排球》(有三輯),都是販賣熱血、搞笑,香港分別有以排球與沙排的電視劇與電影,最新有viutv的《男排女將》,說起來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拍排球電影也總算有兩部,電視劇有兩部,主要是青春偶像、火熱動感為主。世界上以排球為主題的影視作品不算多,除了正面的作品亦有奇招出擊的,如netflix可以收看的《女排野外大作戰》算是一部cult片。《奪冠》一出得到中國影壇最高榮譽的金雞百花獎,連帶在香港也得到小獎與推介。實至名歸與否就自行判斷。早在八十年代初期乘著中國女排在文革後組建復興,曾經出現過兩部女排的劇情片,分別是《排球之花》(1980)(陸建華導演)與張暖忻執導的《沙鷗》(1981)。





  對於中國的女排電影第一印象是苦難,一來是文革帶來的創傷,二來是以國家民族為主體,一點也不輕鬆,中國女排對外的印象比較刻苦耐勞。能夠拍排球電影都是國營的電影廠,《排球之花》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當時文革前後該廠也拍了不少相關的紅色電影,文革後粉碎四人幫定性。當時的電影主旋律與政治導向相當明顯,控制輿論,第一次看中國那個時代的電影相對陌生,影片格調灰暗與壓抑。《排球之花》是以排球為陪襯的政治電影多於運動電影,《沙鷗》是一部對日本帶有家仇國恨的電影,當我們去思考什麼是排球精神、體育的意義時,難免想到負面。這個時代需要的是正向的力量,思索未來與接地氣。


 《排球之花》圍繞一對師徒與男女戀愛,文革前吳教練獲得總班周恩來接見商討國策與排球的未來,他座下有田大力作為徒弟。二人對排球也有憧憬,田大力往北方工作與凌雪互生情愫,田教練為了凌雪有更好的前途送她到南方師父處訓練。誰料十年文革,師徒二人分別受到逼害,老教練被指控是法西斯訓練扣上反動帽子更被砍下手指,田大力被毒打,得有心人相助假死求生而放逐深山。凌雪與愛人分隔十載,默默照顧他的女兒。文革結束,吳教練回到球場並與黨平反了徒弟的冤情,一切水落石出,有情人終成眷屬。與排球有關的情節主要體現在吳教練的隊伍當中有他的女兒與田教練的女兒小莉,吳的女兒妒忌小莉的球技比她好而呷醋,亦怨恨爸爸對她的嚴苛,一度離開球隊。電影裡也挺多支線發展,政治的背景、父女情、養母與女兒的感情、 愛情與師徒的情份。排球帶來殺機,帶來的是傷害,文革破四舊摧殘了很多人的心智,透過電影講到上一代排球人的痛苦,並寄託新一代人。書寫的是一個時代的歷史,見證愛情的堅貞。

  
                                        

  至於後一年出現的《沙鷗》(1981)曾經獲得第二屆金雞百花獎提名,導演是中國的第四代導演。電影的背景跨度了好幾年,由做球員到成為教練,從1978年亞運輸日本成為冠軍之路,《沙鷗》面世的一年中國女排開始五連冠之路。相對來說,《沙鷗》是一部真正的排球電影,比起《排球之花》抽空了政治內容,描繪了運動員想要勝利的決心,對落敗的不甘心,對金牌的渴望,甚至殘廢也要用上精神勝利法的愛國情操。最深刻的是片中輸日本後主角隨隊回國將獎牌掉進大海的一幕,勝敗乃兵家常事,可見片中出現對日本的仇恨。中國國內也有一句話,輸什麼也行也不能輸日本,在別的項目上中國與日本也有類似的恩怨。有些中國球員一碰見日本就上頭了。這部電影可算是愛國電影,因為到最後中國隊戰勝了日本如願。而到現在除了12年倫奧外,中國對日本是十拿九穩的。排球技術的改進再加上朝起朝落,中國現在的主要對手不再是日本與蘇聯。


  另外,從沙鷗這位球員面對失意、丈夫意外到個人傷患要退下前線到執教女排,電影並不是人性化的。勝利就是一切嗎?人生就只有勝利嗎?中國女排背負著沉重的壓力,幾代人用血汗築成,沒半點從容。《排球之花》與《沙鷗》也相對沉重與難以言喻,從當時的中國社會到現在,這兩部電影都反映了當時的風貌,文革後的中國是需要平反與重新上路。從政治風波到文藝、體育復興,及至中國隊在1984年重新參加奧運會,從此運動成為了國民身份認同的象徵。一代一代的女排姑娘奮力向上、堅忍不屈,讓中國女排成為驕傲。雖然兩部電影的意識形態未必適合現代人的價值觀,可是要認識中國女排看電影了解她們的想法與過去是感受到更多。打排球是苦難的,是痛的,痛並快樂著。因為有同伴大家帶著大家,走向榮光。


  四十年磨一劍,四十年排球世界亦有大變遷,新女排電影(亦包括中國的體育電影)遲到總好過沒到,然而電影的主軸仍難免帶著家仇國恨,包裝再好,內容不變,要思考如何用電影語言表達價值觀而不會有說教味道。比如在九十年代為什麼泰國的《人妖打排球》在香港風頭一時無兩,原因是配音好笑,亦藉此推廣泰國電影。中國電影是需要變奏,要發掘新的元素,比如女排中人的故事、訓練的辛酸、多元化描寫人性與貼地,參考日本那些青春電影,中國的體育電影亦需要具青春、活力籍以吸引青年人投身運動、關心體育,體育電影是紀錄時代的標誌、歷史的見證。




P.S 沙鷗全片可參考本網2017年的文章 http://movieforestlitmited.blogspot.com/2017/05/1.html 
(《沙鷗》.難以言喻的女排精神) 

2021年7月28日 星期三

BL劇是同志電視劇?一《大叔的愛》港劇趕潮流

  近月被viutv的《大叔的愛》瘋狂洗版,不過也沒有入坑。看過一集半集,製作水平略嫌參差,畢竟兩位主角也不是專業演員。在電視劇完結後有報章報導Anson Lo早於五年前出櫃的消息,引來話題。不過神徒對偶像送上無限支持,Anson Lo面對事情的態度是積極,即使不是他們的粉絲也不會多踩一腳。《大叔的愛》小勝《刑偵日記》,7點收視對15點收視已是勝利,一般TVB的劇至少有25點。在現在電視節目乏味的情況下,香港人太需要喜劇,所以《愛回家》即使多白癡無聊都有捧場客,傻下傻下又一集不用思考。香港人面對政治壓力,當然選睇《大叔的愛》,一來黃德斌、簡慕華有信心保證,二來Mirror成員的加持,即使不喜歡也湊個熱鬧,畢竟是香港第一部以同志為題材的劇集,但對於同志來說BL劇又未必等於是同志劇,而是二次元平衡時空的劇。由《大叔的愛》開播到完結討論依然熾熱。多得記者問林鄭點幫性小眾,又多得何妖連番污名化令到本來一套平平無奇的劇集炒熱話題。近幾年也有好幾部日劇與電影觸及到LGBT議題、《弟之夫》、《Transit Girls》、形婚題材的《偽裝夫妻》,自從Viutv開播以來,有幾個節目也相當同志友善,比如《熟女強人》的傅穎與吳千語、《調教你男友》中的田中與小新、還有跨仔Sho,在《全民造星3》中田中與小新亦有亮相,可算是夫夫檔的藝人。Viutv的出現對性別光譜的拉闊有所幫助,一改以前看TVB劇集多年的刻版印象,包括對同性戀的嘲弄與無知,令人欣喜的是《大叔的愛》的演員亦公開發言叫人不要歧視同志之類的話。在某個層面看是推動了香港性別意識與平權的,至少涉及同性戀情節也沒有大量的詆毀。




打破香港電視劇的原始思維

  《大叔的愛》雖然不獲筆者的歡心,但為了了解也是有看過小部份,不是鏡粉,但大結局兩位甜蜜的親嘴看得面紅,而電視劇的製作水平與某些場口是尷尬的。Viutv雖然引起了話題,但仍有大量進步空間。曾經看過幾本BL漫畫,其實BL漫畫就等於女性看尋夢園,要的是情慾與幻想,嚴格來說《大叔的愛》原著與改編都不是同志片集,在歐美影市出名的同志片集有《The L word》、《同志亦凡人》、HBO劇集《Looking》、BBC《Lip Service》,都描述到同志的生活與情慾關係,也有同志面對自我認同身份的探索。日劇版編劇開宗明義將這部份真空,而主要聚焦在戀愛方面,男男關係只是鹽花。而《大叔的愛》只是BL劇,而算不上是LGBT劇集。Viutv向日本買版權到牽起熱潮是有計算的,這是TVB不敢嘗試的,近幾年泰國、日本也發展比例相當多的BL劇,泰國有望成為台灣以外第二個有同婚的亞洲地區。要不是疫情很多本地基佬早就去了泰國尋花問柳,泰國成為新一代腐國。日本對同志的態度是觀感亦有改善,從早期只有BBC的《新宿男孩》到近年有爭取平權的紀錄片出現,東京亦有同志遊行。

1996年BBC的紀錄片《新宿男孩》
                                                       

  接受BL劇不等於接受同性戀,有報章訪問同志有人因劇得福,有人不。正所謂人地個仔可以搞基,自己個仔不了,搞基點抱孫?口裡就好,身體卻很誠寶。過去幾十年一直看著TVB劇集妖魔化同志與跨性別,馬家版《愛回家》經常誤會仔女搞基,直到現在陰魂不息,還有扮基扮女同志的情節一直陪伴長大,有BL劇而兩個男生勇敢相愛是行出了一大步,劇集相當建構了一個美好的世界。雖則是喜劇,但亦有令人難受與性別意識上古板之處,首先很佩服黃德斌穿婚紗的一幕,但同志不一定是娘娘腔與扮女人。一般人對同志的認識就是喜歡問人誰是男誰是女,天啊?大家都是男,大家都是女,或者有些人是性別流動的。那一幕難免是老尷與冒犯(圖片就不貼出來了),最主要港版《大叔》要跟著日版拍攝,驚喜不算大。只是希望香港未來有真正推動同志平權與真心創作的作品,這劇在香港出現可以在這個環境下令人開心,已收得果效,更重要是讓兩位男主角「田牧」有上位機會,好好醜醜都叫有新戲種,有嘗試過打破悶局。香港的電視劇要創意要競爭而不是一台獨大又不斷拍同類劇種拍足幾十年,除質素外要的是心思與良善的心。


 

《大叔的愛》之後

此劇播畢後,突然出現Anson Lo是基佬的報導,為此劇蒙上神秘色彩。不論他是不是同志也好,出櫃的同志要在影圈立足會有局限。看看何韻詩、黃耀明被媒體刻版印象定型更貼上標籤。當Elliot  Page(未換性前出櫃為女同志後)只獲拍女同志角色的電影,Anson Lo是新一代的藝人自有新思維,無論是否出櫃也是私人事,在香港有些藝人出道十多二十年才出櫃,到最後人們關心的不是其作品而是私人生活,因此只有尊重。個人比較關心的是人的反應與行為,當看到何君堯罵同志運動會是污糟錢、罵電視劇鼓勵無子化,相當可笑,看過有基督徒撰文講到自己很享受看劇集但一方面感受到同性戀是罪惡,只是想講無論如何主也是會祝福任何人。兩個相愛的人只需要兩個人交代就可以,一套劇集多多少少看到香港人內在的恐同情結,要社會真正接受同性戀是很漫長。


  過去十年,香港電影界拍了同志電影、跨性別電影但屬於邊緣。在香港有同志伴侶當起Youtuber分享生活,市民也開始從過往封閉的世界走出來,亦多了社會名人相繼出櫃,法庭亦有判同性戀官司勝訴,過去香港亦有同志議題的影視作品,香港電台曾經有《彩虹交匯處》但流於同志面對負面的個案,香港是需要陽光、活力的劇集,Viutv打開了這一個盒子就有能力做得更多,背負社會責任。這大概是《大叔的愛》的熱血與可愛之處。




2021年7月24日 星期六

「反修例電影開啟禁片時代」一後記:溝渠暢泳裡看時代獨立電影

 周耀輝為泳兒寫的歌詞《溝渠暢泳》的意念來至英國文豪王爾德「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總有人仰望星空」。目前香港的政治環境有很多人都選擇自我審查,在社交網改奇怪的名字、怕被篤灰而避談政治學會沉默是金。亦有過往直腸直肚的人依然故我,劇作家莊梅岩被朋友勸喻不要說什麼而感到厭煩,導演周冠威在《時代革命》(Revolution of our times)在康城首映的消息傳開後接受本地媒體訪問提到不會揣測紅線。自七一刺警案發生,有去拜祭的人被稱作是與恐怖份子無疑,國安處的特務警察拘捕了幾位在網上發牙痕的網民。當七一擺民生街站都是煽動他人時,驚?怯?根本觸不到紅線。現在白色恐怖散佈香港每一角落,包括左鄰右里間的審查與監視,一張小小的貼紙足以拉上警局。對電影的審查、監控、影人因政治立場而不受重用、投資方要找健康藝人,官方電台在短短幾個月間大量審查、腰斬節目、無理解僱消息無間斷,在電影界亦有相關的舉措,上文《後反修例事件開啟禁片時代--《夜更》與《尋人啟事》看青年導演對社會的回應》中寫到了好幾件事件,一邊寫文章,社會上不斷有事情發生,有很多事情令人失望、絕望,但同時讓我們看到勇氣與責任。



獨立電影被孤立的時代

  電檢審查無聲無色殺到,原先影意志安排了七部短片在七月初在饒宗頤文化館放映。唯七部短片當中有兩部無法取得電檢纸,主辦方為了觀眾也想播放餘下五部片,但場地出茅招取消了主辦方的預約。場地相當配合政府的打壓手段,面對打壓影意志打算移師到別的地方放映,卻未出發就收到有關當局以條例阻撓,以查牌恫嚇,最終活動被取消。自反修例運動發生的一年後,香港的言論自由空間不斷收窄,原先《理大圍城》能夠在藝術中心放映到後來被官媒、建制派點名,高先電影院試試放映該片,但最終屈服在白色恐怖之下,而播過該片的藝術中心也不敢再播。短片放映被禁不是冰山一角的事,原先影意志獲得藝發局資助也因為政治立場與風向轉變而反轉豬肚。影意志頓時淪為「港獨」組織,香港獨立電影節也成了敏感詞,如同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這兩句,在法庭中Eliza(李詠怡教授)與Francis(李立峯教授)兩位教授對陣劉智鵬教授從歷史、文化、政治學去解構當中的意思。影意志辦的電影節有外國影片、紀錄片、除了抗爭議題外也有本地議題,包括同志片、環境議題,但現在卻一一抹殺他們的努力。而影意志是本港推動獨立電影最大的組織,猶如宣判死亡。要知道拍電影的人不會放棄,文字獄亦有突破的一日,如習近平戲弄為刁大大、維尼熊、翠翠。最近書展看到很多書商為留得青山而自閹,亦有收到警告仍擺攤的書商。現在影意志雖不至於即死,但是需要大家的支持續命,因此推出網上睇電影的活動自救。


  現在的環境做什麼都好像很難,畫繪本的被捕不獲保釋,寫社評的被捕、有人問鄒幸彤是不是送頭,她說只是做份內事。只要有香港人,香港人仍然有創意,大家都有思想知道該做什麼,路就會打開。禁也不會禁得盡,黃毓民先生口頭禪有這樣一句「不怕孤立,才可獨立」。縱然現在不是建立什麼平台的時候但香港勝在資訊流通,要阻也阻不到,如周冠威的《時代革命》參加康城影展,堅定的心打開了決口,還讓部份香港人感到驕傲。為什麼康城影展會看上眼是因時制宜,當時的總監曾經到過香港,周冠威年初將電影初稿寄到康城,後得到垂青。如今《十年》的五位導演各位歧路,有人移民嘲弄留港的人坐監是逃避、郭臻與周冠威的名字已經在內地給抹除了,他們的電影路亦因而面對挑戰。周冠威拍《幻愛》欠下一筆錢仍要還錢,拍電影要代價。最初郭臻與周冠威都不太想拍與反修例事件有關的電影,然而天降大任於斯人與責任驅使。創作人難免要有坐監的準備,既然不知道那句是煽動性說話,什麼是煽動性刊物,那就無需畏頭畏尾。可以做的是多讀兩本書,認清真理,等待黎明時份。我知道有很多人都未放棄,有寫書的朋友、有做藝術的仍然做自己的事情,我想我可以做的是在這個平台打一些沒人看的文章。


在此引用清華大學前教授許章潤教授的話互勉。


極權必敗,自由終將降臨吾土,天意人心,如日月昭昭矣!吾人一日不死,便一日呼喚。此為言責,也是天命。活下去,承受苦難,在暗夜鑿火,迎接黎明,正需同溫民吾同胞、物吾與也之義。


周冠威:傳播樂觀,戰勝恐懼

   從周冠威的第一部電影《一個複雜故事》到《十年》、《幻愛》再到《時代革命》,短短三分鐘預告片足以讓人掉眼淚。縱然兩年過去,但記憶與真相活在人心,大家都明白為何香港變成今日的模樣,表面上的平和,但實際上心知肚明。每個人在這個運動都有犧牲,有不少人有PTSD,香港人更難相信人,社會上很多猜疑與篤灰,有人犧牲家庭、感情、周導犧牲了事業。在拍攝的時候他要表明自己的身份才有人相信,由怕事到愈行愈前。無論是外媒還是本地媒體的訪問都展現出責任心與勇氣,很多人有恐懼有擔心,但他堅持留港做該做的事情。而他的訪問當中提到要創造樂觀,不論是不是阿Q精神,香港在如斯世代下還是要生活,再者也經過了兩年也發覺沒什麼好怕。周冠威將電影初稿寄出去就是一個叫我們不放棄的例證,康城寧願得罪中國也要放映《時代革命》,對香港人是鼓舞。即使我們不知道何時與有什麼方法看到這部片,但我們心繫裡面受訪與出現過的人。坊間很多人都稱讚周冠威的勇氣,但他只是想做一個普通人,而不是英雄。


願未能高飛的我們 

   短期內我們未必睇到與政治有關的電影,但我們不是要放棄。同樣在康城影展另一個焦點港漂學生唐藝成為第二位在康城獲獎的女性,《天下烏鴉》獲得短片獎。賽果公佈後有不少人批評她的身份,而事實上批評又不會死,要理解香港人現在的情緒就覺得批評沒大不了。香港給予外人土壤創作,不止是內地人,還有外國人願意在香港住劏房做創作,香港的環境不論是住宿、政治環境都是死水,但依然有好的作品面世。香港這個地方挺有趣,一方面言論自由低迷但另一邊廂追星帶起一波流行文化,有人認為他們是逃避、不論喜歡與不喜歡,香港人是可以撐起自己人。不需要鼓勵行刺的人,傷害他人的行為,我們是行正道的人,總有天會得以正名。

 

2021年7月17日 星期六

「後反修例事件」開啟禁片時代一《夜更》與《尋人啟事》看青年導演對社會的回應

 《蘋果日報》與《壹週刊》相繼宣佈停刊,社論主篇被捕,寫政治的學者要封筆。實在不知道在網上發文談及政治敏感議題會不會被捕,大家都不知道紅線在那裡。縱然心裡有很多粗口,但實際的問題仍是要處理,可以寫文章的請繼續記錄,不管是快樂還是負能量的,在這個時代沒空間去想後果,即使小心翼翼也會有莫須有。這條罪名叫做:我地好撚鍾意香港。在過去十年香港發生了大大小小的社會運動,有年輕人的熱血激情,有人身陷囹圄,時代做電影,電影做時勢。以前讀過一些訪問,杜琪峰導演曾經批評過年輕人欠創意,鮮浪潮的作品都是一窩峰拍社會運動。他現在不會再說重覆的話,當今年鮮浪潮的參展影片《執屋》(由《明周》專題記者莫坤菱執導),她曾經採訪過反修例風暴,《執屋》是關於一對小情人面對被捕與側寫到家人關係,顏色之爭成為家常軼事,導演的視覺不算新鮮與特別,只是寫小人物的故事卻成為新電檢政策的第一刀。以往社會對待政治的態度比較離地,不燒到自己就不會理會。


  為何杜琪峰以前會說年青人沒創意?有部份原因是有人趕交功課,以前的確看過一些不合格的短片,最大的原因是以前的社會環境尚有空間不理政治,大家有空間吃喝玩樂。現在的社會卻是各方面也步步為營,年輕人在現實中無法發聲轉投電影媒介,又或者電影人利用電影留住記憶與歷史。現在想講社會理想,政府不堪、民主自由已經頓成幻象。在鮮浪潮的活動中杜SIR罕有發聲講到他也感到現時創作很困鞋,要保持樂觀的心與堅持。縱然大家未必想看政治題材作品,卻要珍惜機會看,不然沒機會看到了。(例如《理大圍城》在藝術中心電影院放了幾次,一聲令下向相關播放的電影院施加壓力就取消放映)


   在《執屋》不獲電檢紙後,一部有關台灣的同婚紀錄片《同愛一家》亦因為在電檢上出現問題,要求片方刪除某部份的內容而取消放映,據說是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又或者是片中出現公投與集會的內容觸動審查員的神經線。在當今香港紅線可能是一張白紙,紅線是你帶兩張八達通外出,有些因國安法,因煽動他人而被捕坐監的原因也很無稽,原來政權、警方也是玻璃骨患者。相信未來香港的「禁片」陸續有來,香港的影人或許要走地下化,伊朗化的路,曾經中國也有禁片出現也要靠外國影展發揚光大,後來那些中國禁片導演也膺服了政權。





《十年》與李家超的反滲透言論

  香港出現禁片,首當其衝影響的是獨立電影的製作與創作,較出名的一部是《十年》,《十年》特別在於有發行公司敢發行,在香港收六百萬票房。曾經有不少電影人罵《十年》不應該拿最佳電影,因為劇本稚嫩,結果不到五年時間成為敏感詞,到現在郭臻的《浮瓜》寓言成真。電檢審查突如其來殺到,前任保安局局長未新官上任政務司前曾經講過一番言論以確保國家安全,其中一點是防止以藝術、文化、刊物與互聯網影響意識形態。對一切有關反修例的歷史抹殺,再重寫官方的說法。圖書館裡一些政治明星編寫的書、政論紛紛下架,今年書展將至書商也不敢出版與政治有關的書,怕觸碰到紅線。


  《十年》、《理大圍城》被視為是煽動「動亂」的作品,根據政府的說法現在是撥亂反正。在今年港大學生會播紀錄片《地厚天高》遭到校方的恫嚇,港大學府淪為黑社會校園要拘捕學生。除此之外,在六四前有些組織打算播放政治紀碌片遭到各政治部門的出擊打壓,即使電影有電檢許可,是合法的場合都無一倖免。主辦單位為了保障參與者而被逼取消放映。《蘋果日報》會員版原先可以在果燃台看短片、看獨立電影、紀錄片與韓國的《逆權》電影,在《蘋果》判死前夕平台仍有更新短片。年輕影人通過參加比賽獲得晉身演藝圈的機會,縱然坊間有幾個比較大型的比賽,但觀眾未必願意拿真金白銀支持他們。影片平台不但提供了放映的機會,亦有金錢的回報。當少了一個平台,在現在電影放映也有紅線的情況下對影人的發展與觀眾是雙輸的局面。未來還有沒有組織辦平台,海外的放映平台會不會成為香港獨立電影的海外線,是目前急切要處理的事情。縱然鮮浪潮與電視台有合作,但仍會有篩選,《執屋》有沒有機會重見天日將會受時間的考驗。


《夜更》:黃藍黃黃藍的迷失

  本來在《十年》後郭臻有機會開拍屬於自己的新片,但遭遇到反修例事件而擱置。以前一有社會事件年輕影人就會關心,其中灸手可熱的男藝人小野(盧鎮業)拍過《那年春夏之交》,以前多數拍社會事件的都是「左膠」社會運動份子。在反修例運動爆發前後的確有很多劇情片與紀錄片描述事件,麥海珊側寫文化人的《誠惶不誠恐,親愛的》、《理大圍城》、《手足》、遠至海外有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五強的《Do Not Spilt》。《夜更》在金馬獎獲得最佳劇情短片,說實話香港影人得獎本應高興,但看到今日的香港難免悲痛,皆因不是導演與演員的才華受到認可,而是食「人血饅頭」。無風無浪時絕對不會受到注目,《夜更》的出世現在恐怕是彌足珍貴,因為你不知道會唔會因為片裡出現抗爭口號而被禁映,兩年的光景對香港人來說改變實在太多,現在看與抗爭有關的題材也心有戚戚然,盡量不想去碰,可是你不去看卻錯過了春天。《夜更》可以說是公路電影,模仿伊朗電影《Taxi》(約化巴納希執導的偽紀錄片),不同的《夜更》的乘客都是素人演員,的士佬是真的的士佬區議員。


在《夜更》飾演的士佬的區議員蔡志強



  早在2014年雨傘運動早就有黃藍之爭,在19年愈演愈烈更走進家庭,香港人沒法家和萬事興,其中一點是大家都在強逼大家接受自己的觀點。假如筆者是中學生也會仇視老一輩人,世代之爭對自由民主的看法總會有不同,亦曾經在街頭看過別人的吵吵罵罵。有很多事情都很無謂,社會撕裂,標籤他人,鬥黃鬥藍實在太累人,然後不表態又會被罵作自私。拋開既有立場,何以我們不用常識與事實看事物,到現在後修例,國安法時代又有新花樣批鬥,何時了?倒不如憑良心做實事。


  電影裡的的士佬不算黃還是藍,他只是個識時務的人,港難期間都要搵食見見眾生相,一談論到立場就有unfriend潮。的士佬會罵出去遊行的黃絲出去搞事,又會被自以為是的藍絲誤以為是「曱甴」,又會默默顧念到無家可歸與遺失學生證的學生。到最後他是什麼立場無人知曉,故事告訴我們的士佬只是想安身立命,他與女兒的一席話看出世代之爭,年青人渴望自由反抗暴政,而成年人只是想安定生活,大家對事件的參與度與理解程度有差異。角色、身份、自我認同在不同人眼中都別有一番感受,2019年春夏之交的事,看到香港青年的承擔、成年人通過年輕人的感召而覺醒、看到抗爭時的Bromance,特別是接載了一男一女萍水相逢的年青人,雖是陌生人但言談間也有相助之情,同舟人誓相隨。同時亦側寫了年青人被父母趕出家門,要流連公園的場景,蒼涼。反修例事件是眾人的事,從個人的立場、街頭的畫面、社會的氣氛情緒即使不理政治也會找上門,香港亦永遠回不去以前不理世事的年代,大家都要付上代價。而事實上的士佬亦告訴我們黑白是良知,對人要有同理心、要助人要有善心,要做一個人。政治立場事小,人無信而不立。縱然兩年過去社會發生很多變化,意識亦有變化,但大方向也是揸緊「中指」的。


  《夜更》是一部將抗爭現場與戲劇融合的短片,拍攝可謂是危險、驚險,導演本來無意拍反修例題材電影,直到十一、十二月抗爭開始消退而拍攝,不過街上仍有集結與警方的驅趕,亦有些抗爭者反對導演的拍攝受到阻撓。反修例事件至國安法實施至今,香港人要面對信任的考驗。 導演突然轉變方向要拍片是因為他感受到不拍便會後悔。《夜更》在香港進行社會意識形態大轉變的時候面世、獲獎,到2021年的今日隨著報章的死亡與電影節放映被無故取消下,可以看的渠道已變得地下,郭臻這個名字在國內影片網站也成為敏感詞。即使如何打壓,香港人也沒法忘記發生過的事,當權者是無法刪除歷史。金馬獎頒獎給這部短片是間接為香港發聲,當伊朗電影人被禁出席外國影展,他們仍然發揮創意空間把電影USB手指、拷貝送到國外,香港影人在資源上是豐富的,只要有創意一樣可以成為大師,可以影響世界。《夜更》,Night is Young,夜未央。This is the beginning。當權者試圖改寫歷史,真相會活在我們心中。


《尋人啟事》:側寫反修例事件帶來的白色恐怖

   在整場運動中間發生過匪疑所思的事情,有好幾個月特別多浮屍與離奇死亡。其中彥霖案、梓樂案、油塘公屋「跳樓案」迷團未解,而當時那幾個月也特別多離奇失蹤案。朱家誠執導的《尋人啟事》由盧鎮業與陳曾寧飾演兩兄妹,二人經營茶餐廳,裡面提供尋人服務。在戲裡寫到移民故事、學生因反修例事件被搜書包而衍生出性侵事件,十幾分鐘的短片有不少反修例的痕跡,彥霖同學的尋人啟事、學校的白色恐怖、學生的自殺疑雲、香港當前的移民潮,縱然沒有很直接表達,但明眼人一看就知與事件有關。電影想談討的是陪伴、關懷,片裡小兄妹經營這間店成為街坊的落腳地,而他們本身的家庭也有缺失,起初弄尋人版是為了找家人,繼而幫助其它人。其中一位女街坊失蹤了並協助尋找,才知道學校因反修例事件而限制學生。


年輕演員陳曾寧飾演阿樺

  在這兩年的香港,電影裡發生的事情都不是空想,例如學校禁止學生戴黃絲帶、不容許校外組人鏈,最近甚至有學校因學生唱了《銀河修理員》,審查歌詞中有「亂世」與「對抗」而對學生進行處分。香港的校園多了份政治色彩,猶記得反修例運動初期「一丁目」拍了三套短片,其中一部講到校園欺凌,如今一部份也成真。例如在《蘋果日報》收棺之日,一位老師派報而被處分;有好幾位老師因教材偏頗而被舉報取消了教師資格。社會處於低氣壓,鄰舍之間出現舉報潮。在今波的移民潮有不少人無聲地走了,在戲中一位媽媽帶著兒子離開,而獄中的爸爸並不知情。由反修例運動至今有不少家庭因政見而離散,面對前途問題作出抉擇。


  《尋人啟事》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影片是溫柔的,妹妹阿樺當聆聽者陪著小女孩,現在社會上太多雜音,政府在處理民情上喊打喊殺要置諸死地,大家都有太多情緒不知如何抒發,一波又一波的打擊有人走上歧路,不但要面對當下的環境還要面對去留之間帶來的種種。在影片最後輕輕帶出反思,是不是我們做得不夠?這個作品有沒有暗示就交給觀眾定奪,有些信息還是很重要,以往香港人說話也比較刀子嘴,無論在網絡還是現實,在運動中亦有一些言語暴力與傷害,在這段轁光養晦的時間是需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在運動中也發掘到香港人的優點,聆聽一下別人的話,縱然未必有用,人生苦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可以做的就盡做,打這篇文章也不會改變到世界,但有些話還是該說的就說。


  《夜更》與《尋人啟事》正面與側寫了香港當下的問題,今時今日年輕人的聲音無從抒發,年輕怎麼就是錯,還未開口就被說三道四。最近各大學為了打壓學生架空學生會與不認同學生的聲音,年輕的影人遇上國安法,遇上自我審查、制度的審查,平台與資金的欠缺,做所有事情實現理想愈見艱難,在主流裡難以生存。作為觀眾可以做的是少些批評,做適當的事情支持與陪伴,路難行,意難平,作為觀眾是不可以放棄年青人,放下心裡的標籤與想法,好與壞,我們一起承擔,一起進步,一起見證大時代。


 後記:一面寫這篇文章,一路上發生很多事情,關於香港電影、關於這兩部短片面對的打壓,因篇幅關係,另闢文章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