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日 星期四

主旋律電影的變奏:習近平的中國夢與香港導演的中國夢

  去年劉偉強導演在內地上映了大作《建軍大業》歌頌共產黨建軍九十週年,在香港相信不會有多少人看過,印象中建制派有免費包場給居民欣賞,但香港人普遍對共產黨比較厭惡,對於這種題材少不免會想到抗日神劇的情節、加上歷史、說教與愛國主義作祟的電影較難得到共鳴。電影上畫後不但被網民打低分,在影評網站更因為被視為不愛國而被迫關閉評論,除此之外也出現官媒批評選角太過「小鮮肉」與過份的娛樂化。從《建國大業》、《建黨大業》到《建軍大業》徹頭徹尾也是宣揚共產黨歷史的電影,除此之外一般寫共產黨歷史人物的電影也無人問津,經過了三部電影中國人有沒有增強愛國意識,何謂愛國,其實是空無一物。西方也有不少主旋律電影,最著名的例子是《壯志凌雲》(Top Gun)本意是希望青年人投考空軍與徵兵的,但在故事上並不會一五一十將空軍的歷史、使命用叙事的手法表達。而為何中國觀眾開始對這些電影反感就是因為被壓迫,本身看什麼電影也有自由,要用一部電影刻意展現愛國主義是多餘了,而且看電影就是最主要為了娛樂消閒,不需要被說教與一本正經。主旋律電影有明確的國家任務,但適可而止。劉偉強從香港拍古惑仔到拍內地大型的歷史題材,有人認為是媚共,但香港人既然不熟悉內地歷史與意識形態,很多時候就不應該接手,免得因為錢而弄壞自己的名聲,但今時今日就正是發生了,但當時人是不會感覺到。

  習近平的中國夢
  美國夢常常在電影裡也講到,特別是美國人常說「This is a free world」。故此荷里活可以產生不同的片種、亦有美國的愛國電影,特別是針對戰爭與歷史的,奧斯卡也很大美國主義,近年的奧斯卡就是講女權、同志平權的比較吃香,然而中國電影受的制肘太多,動不動就套上「反動」之名。特別是香港發生雨傘運動後有些藝人被封殺,甚至香港金像獎在內地也被封殺,內地是沒可能看到《十年》,或者香港人會罵《十年》不配拿獎,但偏偏可以罵、可以批評是一種福氣,證明我們還存在的自由的國度。習近平完成了一個任期,他提出一帶一路的概念也是講得最多,製造業、服務業也走向歐亞地區,中國電影人也與周邊這些地區開展合拍片、影展與外購的業務往來。國家的方向也影響到電影界的思路,而愛國主義電影也不能夠以硬性的手法推銷,中國人是難以接受史詩式的電影,轉移至軟性的手法。

  習近平最愛的運動據知是足球,但現階段足球在中國的發展不如歐美,隨著世界杯決賽週擴軍中國就有機會再度參與。運動是國政,在十九大裡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加快推動體育強國建設,著手冬奧會與冬殘奧會。要本著十九大的精神綱領實踐。在去年的花樣滑冰世錦賽時正值習近平出訪芬蘭,與中國選手會面外也與芬蘭方面達成在冰雪運動方面的合作。當然習近平最終的目標是辦世界杯,目前距離北京冬奧也只是四年時間是有逼切的需要,但中國在冰雪運動不及日韓兩國出色,身為主辦國更不可失禮於人前。這幾年中國已經在冰球、冰壺、花滑上投入,最近成立了中國花樣滑冰協會。習思想深信體育強就中國強,體育建設與整風運動正在悄悄進行。

香港導演的本位?陳可辛的矛盾?
  說回電影既然習思想有「一帶一路」,就自然少不免「體育建國」。特別是中國電影界一直少勵志、運動有關的題材,在改革開放後就曾經有講述女排的《沙鷗》、《女籃五號》、八十年代引入日本的劇集《排球女將》。但一切一切為何中國急需拍體育題材的電影除了是習思想有關外,是看到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有億元票房,發展國內面對題材的真空。同時體育也作為軟性的愛國勵志作品,所以就籌備拍攝《中國女排》電影,並由陳可辛導演。同一時間,他在下半年開拍《中國女排》之前先開拍《李娜傳》,《李》片前後經歷三年去洽談版權。兩者雖然體育與人物有關的電影,可是意義卻不一。

  回想里約奧運時,官媒在初賽看到中國女排只是小組第四出線心灰意冷,根本沒想過會打嬴巴西,就連粉絲也放棄,但一嬴了巴西長驅直進拿了冠軍就歌頌女排精神,不放棄云云。女排從八十年代拿了洛杉磯奧運金牌就一直是民眾的標竿,特別是郎平有著歷史與領導的地位,但隨著郎平去美國執教又有「漢奸」之名,到現在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奪金有著祟高的地位,最主要是在巴西奧運是中國歷年最少獎牌數的一屆,更顯得女排尊貴。中國女排是愛國的,是必爭的事實,即使朱婷在土耳其打球護肘也要繡著兩面紅旗,這是尊重別的國家?中國女排被打造成國家機器引以為傲的代表,特別是獲得國務院的任務在國慶日鼓勵唱國歌。中國女排已經不只是女排,只是政治宣傳,一切遵從政治正確。香港導演對於內地的影視界的本位還是有利用價值,內地導演必須正三觀,香港導演的名聲較響較有經驗,而且拍片會較重商業味。對香港觀眾陳可辛回內地拍這些片是比較令人失望,特別是淪為愛國與歌功頌德為主的,而且這次國家體育總局、廣電總局也提供資源與支持、可見導演相對沒有自主性。

  矛盾的是他卻選擇在《中國女排》前開拍《李娜》,首先是李娜在國際上是知名人物,曾打進福布斯名人榜,中國第一個嬴下兩次大滿貫的球星,但最爭議的是李娜亦是在中國被批評得體無完膚的前國手。在《中國女排》電影能夠想像到要為國家說好話,特別原定安排在一九年的國慶上映。然而,李娜電影可以編寫的角度就多了,自主空間、國際的知名度都比《中國女排》多很多,最主要是排球在國際上的觀眾不及網球,而且網球有更廣的市場價值。這是個殘酷的事實,在商業賣片的角度去看是豐富得多。再者是李娜曾經被中國粉絲與官媒批評她不愛國,得獎不感謝國家的培養,她認為打球是為自己而打。無意比較兩種運動,但性質與拍攝的目的已經不同了。


  目前內地就已經就體育影視進行大規模的創作,包括以兵乓球、姚明與冰雪為主題的,相信為了未來北京冬奧與東京奧運會有更多影視的創作,增強國人的愛國心與支持。用體育去團結人心,可是中國體育一直是血汗工廠、有些運動員即使得獎後也變殘廢被國家遺棄,有些知名運動員卻可以進大學讀書、平步直雲甚至當官。中國式的體育電影要做到日本的熱血青春、美國的多樣化、例如搞笑、浪漫、也有帶愛國色彩的作品外,要突出重圍恐怕會是難事。要成功改編中國女排的故事實在有太多血與淚,對中國觀眾來說最痛是一二年奧運會被日本打敗、四十年中國女排改革,從大松博文開始到這一代出了朱婷,必須要處理好仇視日本的心態,八十年代的《沙鷗》講述一個寧願殘廢也要打球的女生,開宗明義講到要打倒日本。說到最尾關鍵在於政治與國家形象,現在中國必須講到十九大提出的習思想,香港導演最困難的是能否跟黨的方向走,成王敗寇、希望陳可辛拍好電影後一切好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