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拆彈專家》.太陽照常升起的香港


  《風暴》(2013)、《救火英雄》(2014)連同《拆彈專家》(2017)三部合拍片都有著同樣的共通點,《風暴》中的香港警匪槍戰弄至中環地陷,真正「佔領中環」、《救火英雄》因發電廠火災誘發全港大停電,《拆彈專家》匪徒佔領紅隧脅持人質。三部電影啟發了更多的創意,到底下一次香港會不會有外星人侵襲地球?這三部片的特技與故事明顯太誇張失實,但假如沒有內地資金就沒有這類大片,如今警匪片的規模好比戰爭片,某程度上內地不容許這種摧毀一個城市的電影,如果故事不放在香港實在沒地方可放,內地假如拍這種電影更難想像會成什麼樣子。幸好這裡是香港,這裡有無限的可能性。即使發生如此的城市災難,香港人的生活依舊,太陽照常升起。全港停電了,香港人依舊乖乖的沒有暴動。沒有紅隧了,其他交通工具也如常運作,沒有逼爆更沒有塞車、香港發生如此大事,政府沒有人出來警告與宵禁,東西兩隧還因要給人上班而解封。不禁感嘆香港人實在是不怕死的。這三部電影都有很多的犯駁處,到底今時今日的香港電影追求什麼?明星?浪漫化的特技處理?彷彿失去了理性一樣。某程度上觀眾也有一樣的問題,盲目追求視覺的衝擊,像《寒戰》最終得到金像獎般,歷史自有公論。《風暴》與《拆彈專家》的共通點是正義必勝、壞人必死的設定,這種二元的分法是低手的,在杜琪峯的警匪片裡好人與壞人並不會因身份而變得政治正確,比如是《暗戰》裡的劉德華與劉青雲,警匪間有博奕也有互動展示複雜的人性。或許這種所謂「大陸式」的設定為了討好內地方面而欠缺驚喜,在《風暴》裡華仔有不死金身,而《拆彈專家》稍為不同的是它是一部反英雄的電影,華語電影有這樣的結局還是少有的,奈何電影是一部不折不扣讚揚香港警隊正氣形象的主旋律電影,在香港社會很奇怪的明明警察與消防是一份工作卻要標榜為英雄。而這部電影就是為了製造一個英雄,是為華仔個人的獨腳戲,光茫掩蓋其他人。
                         

  嘗試大片的邱禮濤
 B片導演」邱禮濤第一部真正的動作大片,或許這是他的一次走向大片的試驗,在今日香港一年有幾部電影上映的除了葉念琛的愛情電影外,實在沒有那幾位能有一定的數量。一直以來邱禮濤都不算是所謂頂級的導演,但他的作品款式多,題材廣泛,近年比較能引起話題的是《雛妓》,最主要是蔡卓妍的演技走向成熟而注目。從影以來,他的作品多不勝數,最多是拍恐怖片如《陰陽路》系列、也有青春愛情電影,雖然都不是什麼巨作但不過不失。要講他的電影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伊波拉病毒》、《八仙飯店》這兩部也是黃秋生的代表作,前者是香港經典的Cult片,後者是比較血腥的。在《拆彈專家》中有一幕姜武飾的劫匪洪繼鵬斷手短短的一幕某程度也反映了他的標籤。而有一點邱禮濤在香港導演中比較特別的是他也有關心社會的電影,比如是描寫少年犯的《等候董建華發落》、有關街童的青年題材《給他們一個機會》、也有與性工作者有關的系列電影。另外,他也與TVB拍過《Laughing哥》的系列電影與廉政行動。雖然有一些電影未必是他的意願,但做導演也是職人的一種,賺夠錢就可以開自己想拍的類型。

  過去他也曾執導過有關黑社會與飛虎題材的電影,這次《拆彈專家》的規模是他前所未有的一次經歷,在他的電影裡犯駁是常見的,舉個例子在《高舉愛》裡江若琳明明是中國運動員來到香港卻代表中國比賽。在《拆》裡犯駁處也不少,例如香港的隧道脅持事件發生三天,香港沒有政府官員出來解釋、沒有特首、警務處、保安局?難道香港進入無政府狀態?還有是一個警察隨便拿陌生女子回警署?更有點不知所謂的是將一個炸彈丟進維港,維港有船隻航行的,真不怕爆炸影響海上安全。有時候看電影還需要有點理性與基本的認知,尢其是這不是胡混的喜劇,更要顯得專業與令人信服。如果香港警隊如此粗枝大葉去處理就一定是國際笑話。另外一點比較摸不著頭腦的是警察的職責是為了救人,但竟可以一句話置他人的生死於不顧。當隧道內明知的恐怖份子般的劫匪但仍然將人質暴露在危機之中,雖然電影是叫《拆彈專家》但香港警隊是有反恐特勤隊與情報科的、怎會不知有僱傭兵到港,而整場的脅持事件除了在官能上有刺激外,對資料的整理與搜集還是虎頭蛇尾。整部電影構建的警隊只是圍著一個人而轉動,顯得突兀。

  說到邱禮濤與電影比較有心的嘗試就一定是用兩個月時間搭建一個1:1的隧道實景,1.8億打造一部電影在港產片是一個天文數字。隧道的內部完全是一樣,下一年金像獎值得拿一個技術大獎的。而且動員二百架車拍攝與綵排,飛車、爆破、撞車都很逼真,這一點絕對要讚。且劇組真正走進隧道做資料搜集,很多香港人也討厭合拍片,可是沒有資金就沒有這種規模,這是兩難的局面。拍大片也沒有什麼壞處,且電影給人的感覺並沒有完全的遷就內地,有很多熟悉的香港演員與TVB出現的綠葉演員,各有性格與突出的表現,還是挺親切的。唯一敗筆是那一段宋佳與劉德華之間可有可無的愛情故事,不過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一部電影總要在男性之中找個女性角色平衡一番,彷彿是公式的一部份。陳木勝、林超賢都是擅長拍男人戲、警匪片的導演,而邱禮濤也相對證明自己有實力,他是百搭的人選。但要說到真正的大師,非杜韋配與銀河映像莫屬,至少他們的警匪片並不會很單一與會塑造人物角色的特別之處。話說此片在內地上映有望破個十億票房,在邱導的職業生涯有望上一個高峰,這證明他可以拍不過不失又有話題的商業片。




  捕捉香港人的精神面貌
  當香港的一方發生災難時,到底香港人在幹什麼?沒有一條重要的紅隧,還有地鐵與兩條隧道,警方必須開通給予香港人上班。當那一年社會上發生一件大事時香港人的心也只是想著上班。挺諷刺的。再者,當有人被脅持時香港人關心的不是人命而是股市,而是發災難財。戲裡的另一個笑點是劫匪的要求是要回購西隧,幕後黑手是上市公司的老闆,這樣的設定太天真了吧。回購西隧是投射民情的,但作為條件卻膚淺了一點。

  電影粗疏的是描寫劫匪對臥底探員的復仇,現實中警方的臥底是保密的並不會在報章上現真身,劫匪也無需針對一個人而做大龍鳳,在故事性是薄弱的。而片裡被脅持的草根百姓還反映了香港人貪生怕死的一面,神秘的內地遊客、面面俱圓的香港導遊、休班警與退休警的情熱、三日內逼在隧道而不敢反抗的香港人,三日內不知所措的香港警察與香港政府,更摧毀了香港的經濟命脈而不是設法去挽救。相對《救火英雄》的全港停電,香港竟然無事發生的理想設定,相對這是懶惰草草了事的設定,《拆彈專家》還是有示威遊行、有與新聞有關的情節,但忽略了政府的信息,是一個缺陷。另一個缺陷是《拆彈專家》要衝鋒陷陣兼顧的事情略多,要談判、要指揮、要開槍更要拆彈,有沒有必要將警匪片伸延至戰爭片的格局,而且電影的重心應該放在「拆彈」,但當華仔拆彈時且有意無意將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又回到常識的問題。電影強調以生命保護生命,但自己也保護不到憑什麼逞英雄。

  從意識形態上去看《風暴》、《救火英雄》與《拆彈專家》將有序與理性埋沒,換取誇張的局面,估計未來會愈來愈多這類的大片,就看何時有外星人侵襲香港,反正無論內地合拍片還是荷里活想要東方色彩就只有取景香港,而西方電影的中國價值觀只有拯救世人,包括《引力邊緣》與《火星任務》的中國拯救論,香港只有亂像橫生,滿足某方面的慾望投射。

  世上只有劉德華

  《拆彈專家》成也華仔、敗也華仔,同時也證明了香港不能沒有劉德華。這個角色實在沒有那一位可以擔當,縱然他拍的電影也有爛片的記錄,但他絕對是票房保證。今時今日香港在歌.影.視、娛樂圈的沒落之下華仔仍然投資在電影身上,年過半百成為人民英雄、人民偶像,沒有多少人可以有如此的吸引力,對他拍動作片還是敬重的。更重要的是沒有華仔支撐著整部戲,這部電影什麼都不是。他是一個全能的影人,雖然有不少人認為他不會有進步,也只能這樣了。劉德華對香港電影與提拔後輩功不可沒,其中一樣是新科的金像影帝林家棟,而這部電影張繼聰與Babyjohn也是亮點之一。雖然電影的劇情叙事略為強差人意,但在技術與心思還是具備的,整體中規中矩。即使發生如此的災難,香港人的心態依然是太陽照常升起。《拆彈專家》與《風暴》猶如是姐妹篇,香港的警匪片再不存在李修賢式的《公僕》與警察故事,接下來將會是不斷的威嚇與爆炸,再也不會再停留在本土黑社會的故事,而是一次比一次更大的恐怖襲擊,一個故事比一個故事更離地。

2017年4月22日 星期六

《畢業風暴》.到最後我們都成長為自己討厭的人


 羅馬尼亞電影總是帶點暗沉與壓抑,但往往經歷了革命的電影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帶著控訴與批判去看待社會問題。14年代表羅馬尼亞去奧斯卡的《Child’s Pose》獲得柏林影展的金熊獎,此片帶出「我爸是李剛」富二代犯事後企圖通過家人的關係逃之夭夭避過法律制裁的故事。而羅馬尼亞最為人熟悉的是執導《畢業風暴》(Bacalaureat)(香港譯作《畢作虧心事》)的蒙吉,十年前憑《四月三週二日》摘下金棕櫚,十六年在康城再摘下最佳導演。回看羅馬尼亞的歷史與此片帶著一點關係,1989年東歐劇變推翻羅共的統治,以為換取了民主化偏偏國家卻原地踏步。上一代的知識份子原以為過上安穩與有希望的生活,但他們沒有。說這部電影套用到去那個國家亦很合適,一個再怎樣文明有制度的地方總會帶點缺陷,更何況是一個不需要規章的地方。電影裡建構的世界是不公平的,一切皆是上層人士與權威人士掌控的世界,上一代的人感到徬徨、麻木而把自己的希望寄託到下一代人身上,認為外面的世界特別光明。回看香港,雖然地方不一樣但處境卻很相似的,經過時間的洗禮漸漸從希望變成絕望,今時今日香港也有新一重的移民潮,過去建構的社會公義一步步被侵蝕,特別是上層的管理者其身不正。猶幸我們尚有法制,但法律也不是完美的,它是有缺失的。

                        

  父母與子女的榮譽之戰
  在談論這部電影之前,香港現任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伉儷就捲入了子女學校的誹謗風波,《畢業風暴》談的是女兒伊萊扎的畢業考試之前遭遇了襲擊,父親羅蜜歐一心要把女兒送出國,關鍵是這一場考試,他十分擔心與關心女兒的成績深怕考得不好而托關係希望向有關當局關照女兒及促使她在考試作弊。在香港一個繁榮有制度的社會,作弊一樣是有的,在公開考試過去也為數不少個案,用盡各種方法去作案。至於國際的考試如SAT那種也有代考的。陳茂波與太太在家教會發出電郵指就讀該校的校董盧光漢的子女在考試中作弊兼獲得包庇,案件連審訊與上訴歷時三年多,在原審陳茂波一方被裁定惡意誹謗,後來上訴庭判陳氏得直,又到盧氏一方申請上訴至終審法院被拒,最後原告變被告。在事件一方到底盧氏的孩子有沒有作弊不是重點,重點是成年人的世界其實是很不知所謂的。彼此為了子女捲入這場本應不該發生的官司,這成為有錢人任性爭奪名譽的場所。有這樣的父母,日後孩子如何成長起來?有時不能怪孩子,而是父母的身教不好,小時候我們一直學習做人的道理,但當真正要實踐時就會發現兩難。社會是醜惡的,而所訂立的制度是毀在人的手上。不要讓它成為習慣。

  電影裡的父親也是愛女心切的,但就用錯了方法。一旦產生想法就會衍生更多的問題,從警察朋友的協助下托上托找了些有權勢的人,通過自身的關係為朋友的家人診治、再者從病人的關係套上主管教育的官員,產生一個小集團的群帶關係。他不知道自己開罪了什麼人,為何要報復在女兒身上,他只知道自己走錯了路,但為了女兒的利益已經沒有辦法。從電影的結尾就看到制度的崩壞,女兒有沒有作弊是後話,問題是她有比他人更優勝的手段促使她與其他考生的起跑線已經不一樣。父親深明自己有錯到最後有羞愧之心,亦希望有關方面不要刁難女兒,也許這是電影要帶出兩難的局面,也是他不能抽身的。在生存與生活之間他只有選擇可以滿足到他條件的,人性就是充滿弱點。理性與感性也只是一念之差,父親自己也知道自己成長為連自己也討厭的人。青年人也許有著祟高的理想,但生活裡充滿著妥協與偽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理想被磨滅了。父親的名譽受損了,而女兒與他是不一樣的人,父親以為自己可以掌控女兒的命運,到最後這道防線還是守起了,女兒的命運始終在自己手上。電影彷彿是兩父女之間的「成人禮」,父親讓過去的自己失望,而女兒得以保留一份初心。雖然未知保持多久,但總叫對得起自己。無論是香港的事例還是電影也帶出中產階級的焦慮,表面多風光實際是封建與家長式管治,亦不多見有多文明。

 以小見大的拍攝手法
  電影的結構是很精妙的,正所謂修身治國平天下,家庭是絕對的核心,奈何這個家庭是渙散,缺乏團結力。父母的關係只是表面的寒暄,為了女兒而假裝一個愉快家庭,實際是等待女兒出國後不再粉飾太平。曾經他們都是知青,如今一個在世途凶險的社會搜刮利益與好處,另一個對眼前的狀況麻木了。兩夫婦沒有共同的理想,價值觀也走得愈來愈遠。從一個家庭延伸至一個社會的問題,父親搞婚外情不太希望對對象的孩子負責任,同時在女兒這件事為她鋪橋搭路,更為此收下利益為他人共事。在一些細節就看到導演的控訴,除了女兒有過多的考試時間外,父親婚外戀的對象有一個孩子,當羅密歐帶他到公園遇到不守法的小孩時,孩子還是天真無邪地想著道理,然而是事與願違的。父親的處事手法反映當中的混亂不堪,他為了找尋襲擊女兒的施襲者可以去恐嚇人、他受賄枉法,但不代表他是一個壞人。只不過社會不存在公平,你不這樣做也會有別的人去做,結果人人也去做。正義是一個哲學的問題,社會的腐敗助長罪惡,錯的東西可以扭曲為對的東西,警察可以濫權、醫生的道德底線也可以被衝破。所有罪的根源都是父親,他背叛了婚姻、背棄了自己的信仰。從個人的崩壞到社會各個階層向上延伸,本身作弊只是一個人之間的事情,但結果是一群人的事情,事件既簡單又複雜。

  神來之筆的是父親一直以為自己很了解女兒,盡辦法照顧家庭的需要,扮演父親的角色。但表面的東西還是被識破,特別是女兒一早知道他有婚外情,後來是連元配也認為父親不需要再偽裝下去,甚至想跟女兒遠走高飛。他不明白女兒的叛逆,這一家人的關係冷漠無比,誰與誰的對話都不是直接查問而是通過第三者才知道,家庭關係疏離。

誰是疑兇?
  至於襲擊這件事,本身也有幾個猜想的方向。而導演自編自導並沒有交代到真相,採用了留白的方式。第一個可能是得罪了附近放狗的人,在戲中父親的車子曾經撞過狗的物體、也有狗吠聲。第二是惡作劇的孩子,也有機會是情人的兒子,年紀輕輕就用石頭碰人。同樣也有可能是女兒的男友,父親拿著疑似的證據質問男友為何不去阻止對女兒的侵犯,也許女兒男友是可能目睹過程的。電影精妙在於有著任何一個可能性,父親試圖去找出但未果。


  更多的是這部電影除了以小見大外,鏡頭的運用窺視父親與女兒兩難的內心獨白與有巧妙的對話,電影是小格局但視野卻廣闊,平凡的家庭、平靜的畫面掀起波瀾,揭示這個家的虛偽、幸福粉碎,而社會、人格正所謂學好三年、學壞三日,人心難測。在現實生活中,即使有仔女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這樣的父親也不稱得上是怪獸家長,他也只是愛女兒而已。假如在個人生活上發生如此的事,有這樣的能力為子女爭取,的確會有很多人選擇放棄原則。這不只是羅馬尼亞,不只是中國,甚至在香港都一樣。這種帶有批判社會、教育的電影希望不只在東歐出現,而是在華人社會也應該藉以去改變既有存在已久的問題,將批判與懸疑放在一起有可觀性,點到即止,對於家長是寶貴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