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如果你知道他的苦衷

獨立記者蘇美智撰寫過一本名叫《我的同志孩子》的書籍,當中訪問了數個家庭,在香港出版這樣的書籍特別不容易,一方面要找肯出櫃的同志,另一方面要找同樣肯受訪的家長就更加難。所以同志圈內有句話叫「一旦子女出櫃,就是父母入櫃」戲言,在今年五月份一群名為「愛父母,愛家庭」,宣揚「六個一」精神的教徒走上街,當中有人手持「勿讓小童變小同」的標語,目的是反對同志婚姻與反對性傾向歧視的立法,認為一旦立法就會產生逆向歧視,對自己的宗教與價值觀受到威脅。當中有些教徒認為出櫃的藝人正蠶食社會的價值,迫人接受同性戀,然而一講到同性戀,他們口裡就說反對同運、反對同性性行為,但不反對人的愛好。社會保障宗教人士有言論自由,也保障宗教的權益,在香港不會有人歧視基督徒、佛教徒身份的人,他們可以在街上傳教、可以賣旗、辦學,偏偏同性戀就要受到差異的對待。

同志運動是進步社會裡必有的東西,就如同爭取民主、人權運動一樣,我們會爭取平反六四、爭取釋放劉曉波、為李旺陽而哭泣,可是一講到同性戀就彷彿生人勿近般。要不是有運動,香港就不會有一夫一妻制、不會有性別歧視的法案,有些基督教團體與政黨轉移視線,實在是無恥,把同性戀塑造為壞人,將自己的價值套用在別人的身上,這樣無法走向多元社會,只會在一些問題上增加仇恨與敵視。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張有家長跪地要求平機會主席周一嶽「唔好傷害小朋友」的照片,同時也看到出櫃的陳志全議員在地鐵裡被一男子跟足三個站,大叫「死基佬」的影片。或許,這就是香港人的無知,把同性戀污名化,最基本的問題是在於欠缺理解與認知。一個人是不是同性戀在客觀陳述上是他個人的事情,同性戀亦都不會傳染,不會按鈕就立即變基。是在於一個人的內化過程與他是否舒服,所以小童不會因讀了同性戀書籍而變基。成年人也不會因為聽了張國榮的歌曲,看了他的電影而變基,如果要批鬥的話請把演過同性戀角色的人都一併憎惡吧。

至於那位向周主席跪地的家長,真是想得太多,即使小孩子有同性戀傾向又如何,有沒有想過如何接納他/開導他,坊間的同性戀資訊並不難接觸,在做這些所謂「行動」的時候是不是有必要認識一下這個社群,不要給「濫交」、「性變態」的印象而蒙蔽了自己雙眼。在今日的香港,無論是政治層面還是社會的大小事務,都總愛「騎劫」小孩子,特別是有一些明明是私利的,都要以小孩之名去反對。如果真是愛小孩的,不如讓他們自己去決定,就不要滿口掛著會傷害孩子,實情替他們去選擇立場,那就談不上尊重與民意。政黨與教會對同性戀的「迫害」才是對孩子最不利的,欠缺理解與思考的人儼如是獨裁者,彷彿一定要把事情描繪成非黑即白,假如自己的子女是同志,可能就會發生一些家庭的衝突或者是悲劇。

因性取向而受到排擠、欺凌的事情在國內外曾發生過不少。早幾年,有一個香港女生因打扮男性化而被人排擠,跳樓輕生。過去,美國也曾發生不少同志自殺的事情,在美國的同志電影裡也有相關的題材。就是因為發生得太多,故歌手Lady Gaga就有一首叫《Born this way》的歌曲,而她也投身在同志平權之中。在現實世界就有部因信仰問題而無故變成「迫害」兒子的改編電影。

                       

在《Prayers For Bobby》(2009)中的母親Mary因接受不到兒子Bobby是同志,而經常用聖經教訓他,禁止他與愛人交往。傷心欲絕的兒子感受到孤獨,無人明白就一死解千愁。兒子的死讓Mary穿梭兒子的人生歷程,透過他的日記感受兒子的痛與秘密,一家人的隔閡要到死後才可以消除,假如早一點,兩母子就不用陰陽相隔。而片中的這位Mary可是真有其人,而且是美國同志平權的著名人物。曾經她是一個凡事都跟著聖經去做的人,而如今她從信仰裡得到了反思。信任何宗教根本沒有問題,問題是在於用什麼態度。當信到連兒子的想法都置之不理時,一個家庭就不和諧,增加了仇恨。

真人版Mary Griffith

仇恨是來源固執,在於食古不化,正當香港的同志連同性婚姻都未敢奢望時,連慾望都只聞樓梯響時,政黨就急急搞一個「反同性婚姻大聯盟」,當真是皇帝唔急太監急。假如在這些大聯盟人士當中有孩子是同志,那就真是諷刺,而且讓人憂慮這些孩子會否得到適當的幫助。對同志來說,自我認同是第一步,其次是家人的支持,再者是社會的接納。可是我們的社會連搞一個活動,比如是六月舉行的「粉紅一點」也被批評小童群益會是支持同運,什麼對他們好失望,鼓吹同性戀。在香港,有些討論、有些事情早已欠缺理性,欠缺愛,有的是成見、偏見。

在現實世界裡,Mary Griffith畢生把精力投入到同志運動裡,在PFLAG幫助同性戀的親友與孩子。而中國在零八年也成立了同性戀親友會(PFLAG CHINA),協助同性戀者與其親屬作溝通與交流。而目前香港則由小童群益會為同志家長作輔導與幫助,解開心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重新認識子女,彼此多溝通與分享,一步步就會好起來。《我的同志孩子》講的就是守護孩子,重新彼此認識的故事。縱觀目前的香港社會,恐同與反同的人聲稱為了孩子而反,然而他們忽略了孩子也是有感受與思想的。成年人不能夠代言孩子。蘇美智的書籍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讓同志的孩子與父母重修舊好,改變就是始於勇氣與支持。

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做一隻螞蟻

《主場新聞》結業,不希望對它「鞭屍」,但有些想法是有必要提出作幾點思考,或者是個人的「呻吟」。《主場》結業後,先後有寫過電影文章的網友提到了他們經歷過的事情,其中有位網友寫了一篇涉及中港矛盾的電影文章,結果被主場的編輯勸說他應該寫一下國際關係的東西。另一位網友所遇到的問題是他的「讀者投稿」被改至面目全非,他提到文中有兩個列表是分開的,但編輯卻把兩者放在一起,文意被改,可是錯別字卻屹立不倒。到底是不是有政治上的取態,相信是有點司馬昭之心,是不是干涉了作者的寫作自由,就自行思索。

《主場》的經營模式一直為傳媒中人詬病,傳媒行業早已有抄稿的行規,而他們的經營模式就是「抄上抄」,經過了時間的考驗與責罵後,情況雖依舊,至少增加了報導的出處,可被視為是信息的整合。至於行外,就是對那些供稿的主場博客不付予任何金錢,甚至有當中被招攬的博客指出他們破壞了雙方訂立的守則,隨便挪用別人網上的文章。《主場》的成功主要是來至別人的東西,而真正要他們實際操作的是如何在社交網絡與網民交流,要怎樣製造媒介效果與簡化了一些繁複的信息。有個網誌作者提出是「新聞策展」的概念,相對是講得通的,皆因他們做的就是要篩選一些信息,要做把關人。然而,這種方式未能達至一個真正和諧的公共平台,反而成為把主場成為了立場。從對網絡作者的言論審查到策展一些下三流的文章,製造的是Soundbite。

奈何這些的Soundbite是片面的,在未看清事實就已經有了前設的立場,又或者在未經查證的情況下流出假新聞,這就是網媒的死穴。單是從道義上看《主場》對博客的尊重就有點差別,一些不出名的人就冠以「讀者來稿」,而有些較出名的人就直接有「專欄」,親疏有別。即使是投稿生果日報的政論版,編輯也會按一個「自由撰稿人」的名字給作者,達至統一。第二就是把某些意見與話題消弭在公共空間之內,諸如是一些本土派市民的聲音。即使是有組織營運的《熱血時報》也會把反對者的意見刊出來。隨著有更多新媒體的出現,對意見與信息的處理也十分重要,首要的是市民需要的是知情權,其次是對知識產權的保障,在未有問作者的前題下是不應挪用他人的文章,同時無特別的理由是不應該刪改字眼,或者另訂未經作者同意的字眼。與報紙不同的是,作者不是把文章的版權賣給網媒,要留意一般投稿到報刊都會有一項條文就是作者要把版權交給該媒體,以作出版。作者要是不滿,可以不投寄,這是人之常情。

而網媒有的是公共性,在道義上《主場新聞》是一間商業機構,利用網頁的點擊率與廣告收入養活員工,偏偏最基本的道德也不懂。筆者在報章投稿、也曾經在某本生活類雜誌撰文,當中也有稿費。不是金錢的問題,而是文字是需要有價的,有些人不為利益願意供稿是無私,但為何別的媒體如《評台》、《輔仁媒體》、甚至是新的《本土新聞》雖然點擊率不及《主場》,但人家起碼懂得付上心意。寫文章也需要時間,心力,而不是免費而沒有回報的。在錢這方面是有爭議性,或者有些人認為社會的回響比個人私利重要,又或者有些新的作者想有一個平台發表意見,但在某程度上一個自稱是媒體的也要有企業的責任。

過往《主場新聞》也有轉載一些博客的電影文章,一個整合的媒體與個人的博客是有分別的,個人的博客流於自我的傳播,而整合的媒體是公共性強的。同時,《主場》也有在報紙上轉貼報導,值得思考的是過往依賴主場的blogger的博客流量問題。未有整合之前,各個網絡紅人的網站是分散的,而主場的出現就把他們集合起來,即使是解散後由博客自發的救文行動與集合行動,做的是製造一個輿論界的「小圈子」,把博客們從個人的媒介轉移到社交網絡之中。隨著有新興媒體的出現,比如是李兆富的《全民媒體》到底有沒有能力聚眾,這是取決於網站的背景與設計。

另一點是新媒體作為一個公共平台,理應是資訊共享的,也是應由民間持有的。目前網媒仍然是在汰弱留強的環境下,各方都試圖爭奪這個平台,當中星島日報斥資四千萬的《巴士的報》與游清源領軍的《852郵報》都主打政論與對事件即時的看法。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都不能夠脫離網絡,爭取第一手的信息,網媒的作用大概是利用它的實時性。在這個時代,新興的作者與普羅大眾只可以做一隻螞蟻,默默地迎接這樣的巨浪,還有是保持獨有的思考。新聞學萬變不離的是客觀、求真,對於傳媒人需要的是風骨,而不是愚弄人、做世界仔,如何保持對事物的批判態度才是正經事。

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衝上雲霄》--雄糾機師背後的女人

由電視劇延伸的《衝上雲霄》電影版終於開鏡,最初有指蕭定一與無線鬧出過雙胞胎,最終因版權問題無線旗下的邵氏影城當然是「肥水不流別人田」,與香港影業的大巨頭寰亞合作,預算為一億元拍攝這部作品。由香港電視劇改編電影並不是常見的事情,而對上一次的改編則是由《學警狙擊》裡面Laughing 哥的外傳電影,性質是古惑仔的人物外傳類同。但由電視劇直接改編電影則是第一次。慶幸的是《衝上雲霄2》的兩大靈魂人物有幸得以保留,Cool魔(張智霖飾)的花花公子不改其本色,而Sam哥(吳鎮宇飾)則繼續演長情、專業的「第一華人機長」。去年當《衝2》播映時,就有不少的聲音表示對劇集的不滿,其中之一是林子祥主唱的主題曲被指是「老土」,更有不少傳聞指劇中的女主角陳法拉在拍攝期間並不專業,而她在周旋在兩個機師之間的愛情戲份,則被網民稱為是「公廁」。鑑於陳法拉早已離開無線,與其演技實在是「有目共睹」,在電影版裡無緣與觀眾見面。

                                         

電影版裡除了保留兩大機長外,在電視劇與馬國明有感情線的江美儀也有機會參演。而基於希望電影有些新鮮感則加入了新的女角,三大男主角各配上三大美人,Sam哥配Sammi(鄭秀文),Cool魔配台灣女星郭采潔,而新加入的機師古天樂則配上無線親生花旦佘詩曼。實行新的組合一起雲外看、新生趣。在香港的電影裡,從未有過一部與航空題材有關的電影,《衝上雲霄》的拍攝開啟了航空類型片,而亞洲地區裡頭韓國的男星河正宇就拍了一部航空喜劇《過山車》,算是一部低成本作品。而日本的電視劇一直不乏夢想飛行的題材,零三年有木村拓哉主演的《Good Luck》,一三則有以女機師為題的《Miss Pilot》。當中有不少人將堀北真希與何年希的造型作出對比。

回顧《衝上雲霄》,零三年的第一部劇集留給人最深的印象是電視台與國泰航空公司的合作是相當捨得大灑金錢的,劇組到羅馬、日本、澳洲多國拍攝,而外國的戲份特別多。同時在那個年代捧出了無線的「新男神」,分別是吳卓曦、黃宗澤、馬國明與離巢的陳鍵鋒。在短短十年裡這幾位都在其他的劇集裡有所擔正。至於續集,則採用一眾的「綠葉演員」,飛行學員之間的考驗與生活片段則難以帶來衝擊。在首集當中,由葉璇主演的女飛行學員也在年青演員當中大放異彩,在態度上與續集的何年希相比實在是勤奮得多。《衝2》裡狗血的劇情莫過於是何年希與兩位教官兼情人的糾結劇情,正所謂「公還公,私還私」,電視劇裡反映出的是「公私不分」,一點也不合理。

在無線的劇集裡,三角戀幾乎是大多數劇集的「主菜」,彷彿沒有三角戀就欠了主旋律般,重頭劇《衝上雲霄》自免不了這個獨特的命運。在第一部裡頭空姐阿Bell(陳慧珊飾)與Sam哥有個美麗的誤會,差一些就能成為情人,各種的陰差陽錯下女生情投Vincent(馬德鍾飾),誰知Sam 與Vincent就是好兄弟,正所謂朋友妻不可窺,即使是情投意合但走錯了時空都一樣是錯的戀愛。三人的關係相當的曖昧,然而朋友要結婚,新郎不是他還是有點心傷的。劇情至此起碼得出個答案,到了中段Vincent的捨身救人、阿Bell的憶夫成狂都證明了情歸何處。而Sam哥最後也抱得美人歸,雖然是一段忘年戀,但都為這個才俊寫下了美滿的結局。

另一邊廂,Sam哥的弟弟Issac(吳卓曦飾)也考進了航空公司,與同班兄弟陳鍵鋒飾演的飛行學員,為了班上的唯一女同學而產生了這部劇的另一條三角戀路線。最初漫不經心的Issac發奮圖強,而他們三個人的感情最終退回原點,做回朋友與同事。雖然如此,一班年青人圍在一起的感覺很清新,特別是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標想做好一件事,那種的動力、青澀與衝動就只有在年青人身上感受到。此外,葉璇演的女學員無論是性格還是外型,個人的魅力都相當的親和。
03年的葉璇與當時無線力捧的S4
而《衝2》的感情線就相對老土得多,馬國明與江美儀之間的感情雖然有第三者,但二人的感情需要利用性愛去填補,劇集變成了賣弄身體、忽略了內心戲的演繹。只不過是一個十年,無線的劇集從純愛、暗戀、遺憾火速到猥褻的橋段。在古堡那段戲更加是當中的最佳例子,何年希脫去上身衣服坐在顧夏陽的大脾上,電視劇的成功再不是靠劇情去補充,而是透過身體、透過如何所謂有限度的半遮半掩去演出。這些說不是要抵制色情,而是看到劇組的墮落與矯情、造作。或者,觀眾最想看到的不是情情塔塔與包裝的糖衣,觀眾需要的是對這種職業劇的認知與主人公如何排除萬難的勵志故事。

在眾多《衝上雲霄》的女演員裡,陳慧珊的角色懂得捨棄,知道自己的身份與該做什麼事情,懂得替別人高興。胡杏兒在兩部劇的角色都是比較避動的,第一部演的Zoe天生樂觀,在感情上的態度也較為與世無爭,慢慢的感染Sam哥。而第二部裡,她的回魂治癒了Sam哥的傷口,同時也產生了一段兄弟與「姑嫂」之間的模糊感情線,在劇中的角色也較為鮮明。相反,第一女主角的何年希則給予人一種奔放、隨便的態度,做機師也可以什麼都不知道,對人對事的態度也較散漫。假若是真實的環境,就對乘客構成危險。俊男美女,就是電視劇的不二法門,這部電視劇的成功主要是當中的陣容與在類型劇的稀有性。十年過去,看到的是資料的縮減,減到連青春的愛與夢飛行都變成了狗血的愛情,本質應該是從職業、從人性出發,結果是成為了充斥潮語、性愛與幾角戀的佈局。

注意,鄭秀文演的不是女機師,電影版是沒有女機師的。她演的是歌手。

如今,電視劇搬上大銀幕,不能說有多少期望,但希望不要破壞《衝上雲霄》曾經為我們留下的美好回憶。香港電影已經少之有少,這部大製作千萬不要走上無線式的庸俗劇情,否則將會令到很多人失望。到目前比較慶幸的是,主力演員除了郭采潔其餘都是香港人,也是來年讓人引頸以待的本土製作之一。目前電影版的導演為曾執導爭議性電影《金雞sss》的鄒凱光與著名香港文藝片《朱麗葉與梁山伯》的導演葉偉信。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洪興十三妹》--來至砵蘭街的吳君如




古惑仔系列拍了多套作品,友情歲月多年後再重聚舉辦演唱會,從第一部份加開至第二部份,走過多個故事,從少年到壯年,牛佬筆下的古惑仔成為了撐起了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洪興社不只是男人爭權奪利,爭地盤的天下,在洪興的十二座頭之外,砵蘭街出了一個洪興十三妹,原名崔小小(吳君如飾演)。一直以來,女同圈、輿論都把《洪興十三妹》當成是女同志電影,當時對性別、性向的論述沒有太多,甚至乎當年的一套描寫「跨性人」的外語電影《Boys Don't Cry》也誤墮女同志「禁區」。隨著更多的研究與名詞的出現,我們可以明白到性別認同障礙、跨性別、雙性戀與同性戀到底是什麼的一回事。

在九十年代,對於女同志的界定是相當帶有性別定型的傾向,無論是在外國人眼中抑或是本地人,甚至到目前坊間的人都會問女同志伴侶當中誰是男,誰是女。同時,有些伴侶也選擇利用異性戀的角色去界定彼此的關係,可以稱之為Straight Acting。同樣,女同圈也出現了不分(pure)的概念,意味著性別的角色不再分誰是陽剛、誰是陰柔的。諷刺的是,這班女人又製造了pure偏b,偏g的概念,實行什麼都要分門別類。面對這部幾分法,最終的目的也是想配對一個合適的伴侶,或許有些人認為外觀與打扮都很重要,至於實際是什麼很多時候都是意想不到的。感覺才是最實際的事情,再分什麼都沒有意義。事實上有些女同志在打扮方面是中性的,亦「男」亦「女」。個人的裝扮也隨感覺而行,外國的女同志社群相對沒有香港的二分法,在外國電視劇多數會看到兩個長髮的女生拍拖,亳無顧忌。


《洪興十三妹》的十三妹是不是女同志,恐怕並不完全是。香港的電影實情是很保守的,面對同志劇情最終會拗返直,而十三妹的角色就是一個為了要保護心愛的人而願意犧牲自己的人。在電影裡面,從一開始我們就知道十三妹是個徹頭徹尾的「直女」,她心儀東星的「可樂哥」(方中信飾演),從年少時純真的愛,到中年仍然情深義重,把這個男人記掛心上。當她在愛情裡遇到挫敗,以為好友張美潤(楊恭如飾)戀上可樂哥,她個人內心產生了矛盾與妒忌。而阿潤的美貌的確引來男士的暇想,偏偏她心裡面、在眼神裡最愛的人卻是眼前這個外表是男人頭,但擁有一顆少女心的十三妹。這個秘密愛在心底,該做的都做了,可是遲鈍的十三妹感受不到她的心意,還引起三角戀的疑雲。

楊恭如
除了對可樂哥的熱愛外,十三妹的戀情都可謂多姿多采,在電影版裡屬下為她暗送秋波,韓賓為她送上戒指。在漫畫版裡頭,十三妹最終會成為坐頭韓賓的妻子,其實在戲裡也看到相關的暗示。在江湖內有那種識英雄,重英雄的氣節,要按規矩辦事,當十三妹出事,韓賓相伴左右,既是友情與義氣,更是對烈女的愛護與尊重。畢竟江湖事,始終是男人的世界,以十三妹的外型來說是既有女子的細心也有男性的硬朗,故此她執掌砵蘭街這個「女人世界」得到了認同。在與可樂哥失去消息的時候,她整個世界也崩潰了,老父的離去、顛沛流離的日子還有看不見的未來,她只好加入洪興社復仇、得到權力,成為了當中的「女中豪傑」。

在同時代的香港電影,即使有易服、有類似同志的角色都會有所迴避,當中的俵俵者有飾演東方不敗的林青霞,還有《金枝玉葉》的袁詠儀,最終她們都選擇了愛上異性,電影裡故意迴避同性戀。在《洪興十三妹》裡面,勇敢去愛、去承認的就只有阿潤,可惜這個秘密要在多年後才揭發,而此時二人早已天各一方,各走各路。唯有在相遇時才拋出秘密,十三妹的遲緩,留下了遺憾。在某程度上這部電影可以解讀為是一部「偽同志片」,皆因無論是十三妹的性向,還是最後阿潤的取向都是回到異性的懷抱。而從小開始,十三妹愛上的根本就是男人,只是男人從不她是女人,是有點以貌取人的。至於,她對女人有沒有感覺,當看下去就會感覺到她熟悉女人,但不是愛女人,甚至連她自己也疑惑起來,感覺不到安全感。

又為何當時的同志圈會認定這是一部「同志電影」,也許是阿潤對十三妹的情誼十分友好,達到戀人以下,朋友以上的關係,更多的是二人的青春芳華,特別的友好。其次就是十三妹那個俊朗的外表,再加一點剛陽味,有所顛覆了對「女人」的想像,也是香港電影鮮有出現的「中性」形象。在舊時代裡,人們的思想總是停留在性別,而不是性向的流動性,直到今時今日香港的大多數人依然會弄錯雙性戀、同性戀與跨性別的概念。

十三妹的故事就好像是有些讀女校的女生身處在一個環境太久,以為自己就是同性戀者,但到升大學、出到社會就會發展大千世界一樣。又有一些曾經是女同志的人,到最後會選擇與異性結婚、生小孩子,又或者發現到自己是雙性戀者,亦都會有些人知道自己不屬於這個性別。情況就好像《Boys Don't Cry》的女主角發現自己心裡想做的其實是男性一樣,只是戲裡最終演變成恐同的悲劇。在砵蘭街的天空下,有個看似是不男不女,實情就是個女漢子的十三妹。而憑著這個角色,吳君如奪得了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證明她不但可以演喜劇,也可以挑戰自己。而這個角色的打扮也成為了日後女同志模仿的對象,意義也十分重大。在新版的古惑仔電影裡何韻詩接替了十三妹的位置,至於是不是入型入格難以在幾分鐘的客串演出裡作出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