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的意思也是很值得深究的,除了是漫畫的正名外,藍色還代表了一種精神,一種象徵,在電影裡是代表一種身份,介乎在亞文化與大眾文化之間。對於Adele,藍色是代表愛。徘徊在冷暖色系之間,冷酷又溫暖。無論電影是什麼名字,也無損它的藝術價值,從對文本的編排的用心到描寫那種心亂如麻的少女情懷,糾結性別的界線之中,我們看到的是確切的成長。成長每每令人失重、產生好奇、再者是如小鹿亂撞一樣,再多感情的背後都會有問題的出現。愛一個人不一定要擁有,但求是當下就足矣。
長達三小時的電影,橫跨了光影時間裡的六年,如一部小型的史詩,感情捱不過七年之癢。或者外界對這部電影難免會產生一點好奇與想像,認為這是兩個女生相愛的電影,就定性為同志電影。導演Abdel Kechiche就事先聲明,這不是一部同志電影,而是愛的故事。而有些蛛絲馬跡也讓我們看到這根本就不是同志電影,片裡的Adele只是剛好愛上一個男性化的女孩Emma。而事實上,她也是愛男生的,比起雙性戀的立論。Adele的身份更像是泛性戀者,她不會規限自己該愛上什麼人。講到性向的話題,也許過於複雜,但畢竟它就是直接告訴觀眾該愛就愛,管它什麼性別,也不用規範太多東西,不用依據傳統的價值觀,而跟隨自己內心。
電影有一部份是關於存在主義的,同性之間與異性間的情誼都是存在的,同時我們也要接受與包容不同人的價值觀。電影的文本編排別有用心,且看片中所引用的文學就略知一二,從最初的拷問什麼叫做「內心缺少了一角」,然後到悲劇的構成,再到兒童文學裡頭所講的「不重要」。文學在電影的作用是推波助瀾的,也是這段感情的見證,同樣也是主人公Adele的疑問。因為愛,所以不要讓自己後悔,但偏偏這種愛卻是一早預告了是悲劇收場。同時,電影也是相當哲學與藝術的,在圈子間會談論藝術,而在對白之中也有提到一些學說。顯出法國人的知性與文藝態度在生活裡有所體現,有情操之餘也建構了個人的獨立自主。
當文學女遇上藝術女,一個有理想、一個愛自由,一個願打、一個願捱。一個出櫃、一個在衣櫃。一個忠誠、一個飄忽。一個家庭保守、一個開放。她們兩個都是獨立的個體,但相愛又如何,一個錯誤足證千古恨。愛不是佔有,愛是看著對方幸福就夠了,曾經癲狂過,愛很容易,但是維繫難。青春電影裡有一個元素是很重要的,那些年輕人有著反革命的基因,不願妥協。而她們兩個都具備這種因子,走在街頭上吶喊,想要有美好將來。這種的少女情懷似曾相識,又是那麼懵懂與傻氣,特別是Adele身上散發的青蔥,荷爾蒙的大爆發,渴望著肉體的同時也有著對情郎的朝三暮四,戀愛大過天。
至於性愛在電影裡也是很重要的,不在於要滿足對同性間性愛的想像,而是展示出女性唯美的一面。不在於色情,在於自然美。真真假假也不用考究多少,而是使到電影多了一份美感與讓我們看到關係的轉變。兩位女主角之間的感情也像一對戀人,舉手投足、行為舉止都讓人沉醉在這段關係之中。年少氣盛的少女被鉛華洗盡,嘗試到殘酷青春帶來的苦果。
在電影中前一部份是比較可親,縱有少女的迷茫與懵懂、無知,但Adele是個可親又可愛的女生,一見鍾情不只在戲內發生,更是戲外,從一開始就鎖著眼球。後半段則是淒慘的,再怎麼的苦苦哀求,但得不到回報,從天堂走到地獄。一段簡單的愛戀,混雜著知性同時也混合著容易感受到的情感。不論任何性別也會有所感覺,或許就是這樣一部長片沒有冷場,勾著觀眾的魂魄,順道拿了個金棕櫚。
而在電影的語言上,不難發現在前半部Emma的一身藍色很搶眼,到了後段顏色也有所改變,正如她的畫風一樣。在叙事上看,這種轉變為電影形造了鮮明的觀感,沒有東西是永恆的,如同感情一樣,未能細水長流。電影在當中也有心思的編排,利用細節表達改變。
如果說「你的名字是我的姓氏」,那「Emma就是Adele的生命」。她可以隨時隨地牽動著她的情感,是因為這種情感錐心鑚骨,才會真正的感受到痛楚。戲裡戲外,血脈沸騰,像自己也經歷了一次似的。而電影裡也用到大量的近鏡拍攝,把女主角的面孔放大。呈現挑逗、誘惑、性感、青春、美麗、可人兒的一面,也展示出這段關係的一些細節,一個眼神足以是殺死人的溫柔,也可以交代出人的複雜性,有時是為了保護自己而講了一些善意的謊言。
愛上男或女的確不重要,電影讓我們看到真愛,也讓我們看到情感世界的虛與實。從中感受到對愛情的昇華,經歷一段平常卻又如斯重要的愛戀。
文/Doroth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